返回甘肃卷 第297章(第1/3页)  山河阴阳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干这行的都明白,做久了一定没有好事。 所以一个地方的捞尸人也就很少了,而在浑河这边,听说现在只有一个老头在干着这个营生。

    在过去黄河上,捞尸绝对不能收钱,毕竟赚死人钱传闻是非常晦气的。而一旦摊上这种晦气,就不仅仅是自身气运会造成影响,甚至要倒大霉、倒血霉的!

    而听说浑河这个捞尸老头,他膝下无儿无女,孤苦一人,已经生活了将近五十年。有人传言他根本就是行走与阳间的牛头马面,虽然他义务帮人收尸,但从来没有和别人多说过一句话!几十年里,他还是一直徘徊在浑河之上,甚至是在山西的苍头河,都有他的足迹。

    由于他经常神出鬼没,从来没有人见他下过船,甚至有人传言说他现在根本不是人类,更不需要像人类到岸上吃饭,反而是到河底吃腐尸!

    之前以为船夫是不善于讲话,可没想到连大锅头都被他所描述的吸引住了,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船夫的面孔,听他讲述这真真切切的“传说故事”。

    他说到,捞尸人也有自己的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一天最多只能捞七具尸体,至于是什么原因,他也是摇摇头说自己也不太清楚。但只要是在浑河这一带居住的人,都明白这个原则,所以也没有人因此去激怒他,给自己带来不幸。

    这几年年景稍微好点,浑河上的腐尸味道并不是很浓。谈起过去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浑河才叫触目惊心。

    早在几十年前,整条浑河上下都充满了死气,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河里必定有很多死人。

    当年蒋介石为了阻止小日本侵犯中国,用炸开了大坝,一时间黄河之水泛滥成灾,成千上万地黎明百姓被淹死。那个时候真可谓是尸横遍野、寸地哀鸣啊!

    因为当时捞尸人也非常稀少,加上当地许多村民被饥荒所逼,死了之后根本来不及掩埋,最后只要丢到江里水葬,这样浑河里的尸体是与日俱增。

    一些专家这样解释黄河里的浮尸,因为人体的皮肤结构缜密,所以当内脏腐烂之后,体内的渐渐膨胀起来,随着里面尸气的积累,最后如同一个气球一般,因为压力尸体就会渐渐浮出水面。

    听闻黄河水里的尸体甚至有“男俯女仰”的说法,原因就是因为男女的骨骼构造的不同,他们浮在水面时的状态也也略有差别。男的是面朝下,而女的则是仰面朝上,专业的人不用走近都能一眼瞧出究竟是男是女!

    但浑河这边却根本不是这样,只要是沉下去,就再也见不着尸体影子。只有专业的捞尸人才能用特殊的钩子和方法从地底捞出尸体,对于其他人来说绝对是千难万难!而那些捞不出的尸体,只能永远沉在降河底,静静地腐烂成泥。

    但当地一些迷信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所有沉江的尸体,最终都被河大王收了去。所以在当地,也就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主张多加几个捞尸人,方便人们;另一类则是说,这种做法无疑是激怒河大王,会给周围的村民带来不幸!  余龙虽然搞笑,但一帮人在大锅头的提醒下,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河面上。

    可在我看来,这条河与小时候爷爷向我描述的河流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好像多了几分雾气而已。但在我看来,这景象好看,但也不能归类为怪异,只不过是自然现象罢了。

    “大锅头,您就直说吧!俺是个粗人,真心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啊?这...除了水还是水!”余龙忍耐不住第一个发出声来,打破了之前短暂的宁静。

    我也诧异地望向大锅头,至于十爷,此刻他依然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

    “那我就再提醒你们一点,要察觉此条河的怪异之处,你们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还要动鼻子才行!”大锅头进一步提醒道。

    我用鼻子使劲嗅了嗅,一股浓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