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赐婚(第1/3页)  大唐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睿嘴角浮起一丝笑容,他同样也笑吟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这个到后来就连皇子都要称之为“阿翁”的盛唐大人物。、qb5c0\

    在中国人的历史上,太监的地位非常诡异。  由于生理上的男人特征缺失,太监几乎成为变态的同义词。  在国人的印象里,太监往往与小丑划上等号,要么阴险狠毒,要么溜须拍马,只要太监一出场,都是手执拂尘地白脸奸臣样。  在萧睿前世看过的那些古装剧里,只要是那些面敷白粉,嘴唇暗红,捏着兰花指,行事娘娘腔地家伙,必是太监无疑。

    但其实,太监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起码,太监里也是有不少“良人”和“精英”的,譬如后世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再譬如这盛唐的高力士。  萧睿之所以坚持认为这高力士并非“奸臣”,源于他前世看过一部科教纪录片。  高力士的墓穴被盗,但盗贼却在其墓中并没有发现想象中的海量金银财宝。

    而后来的考古发现,在高力士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盖棺定论的文字:“其宽厚之量,艺业之尤,宣抚之才,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  也就是说,高力士的为人是非常宽厚而有度量,且颇有文武才华,宣抚之才即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能力也很强。  除此之外,他还有“施舍之迹”,就是经常做一些施舍的慈善事业。

    当然,墓志铭毕竟是后人对死者生平事迹地记述和称颂。  所以铭文中多用阿谀溢美之辞,或许也并不客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力士的墓志铭据说是代宗皇帝亲自御定的萧睿觉得,大唐官方没有必要为一个已经过期的太监如此涂脂抹粉,除非这是事实。

    “萧睿尝闻大将军行事低调,生活俭朴,从不喜奢华。  而大将军夫人在府中也是布衣荆裙试问。  一个贪婪之人、爱财之人岂能如此俭朴再者,萧睿还知道大将军时时行那施舍善举”萧睿向这个虽是太监但却娶妻成家的大太监躬身一礼。  笑了笑。

    高力士陡然一震,半响才叹息道,“细微处见真著,状元公能看到某家的这一点,着实是名不虚传。  没想到,在这长安城里,某家竟然还能得状元公这个知己也罢。  既然状元公深悉某心,某就不再客套了。  ”

    “某虽娶妻成家,但却不可能有子嗣,要那些家资何用那一笔笔地巨资不过是在某手里打个转转,便又施了出去否则,依某如此疯狂收受贿赂,陛下岂能容我哈哈某家告辞”高力士略一拱手,扬长而去。

    回宫的路上。  高力士显得非常地兴奋,甚至还哼哼起了小曲儿。  这让跟随他而来的小太监吃了一惊,这高大将军一向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今儿个怎么去了萧家一趟,就有些得意忘形了。

    高力士确实是很高兴。  当然并不是因为萧睿夸了他几句。  作为一个默默为皇帝打理繁琐事务但又毫无权力欲望的忠诚奴才,作为一个虽居高位但却颇知自省自警还心怀下层民众疾苦的大人物,他并无沽名钓誉之念,做事只求无愧于心,所以千万人的误解他并不放在心上。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世间,毕竟还是有人能知自己之心。

    此时此刻,少年萧睿在高力士心里的地位迅速上升。

    见这老东西地神色有些喜悦,李隆基不由微微一晒,“你这老东西得意的紧。  看起来又从萧睿那里得了不少银钱”

    高力士苦笑赶紧跪拜了下去。  “皇上,老奴是在为皇上高兴。  为大唐朝廷高兴。  ”

    “呃此话怎讲”李隆基摆了摆手,“起来吧。  ”

    高力士缓缓将萧睿的回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叹息道,“萧睿这是在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只忠于皇上,绝不会参与诸皇子的纷争。  为了避嫌疑,他竟然连一向跟他关系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