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论李林甫(第1/3页)  大唐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让萧睿最讨厌的是,这盛唐的饮宴程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实在是令人不堪承受。当歌舞告一段落,李隆基又不知怀着什么莫测的心思,有意无意的跟自己的诸皇子皇女讨论起了国事和政务。

    这个,就似乎是有点选拔人才考察储君人选的味道了。  而正是因为如此,这个话题得到了李瑁、李琮和李瑛的热烈响应。  三人拼命的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就李隆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展开来侃侃而谈,尤其是李瑛,似乎是有备而来,对国事和政务以及朝廷的大局熟的不能再熟。

    李隆基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容,不过,这笑容落在萧睿眼中,就变得有些诡异和嘲讽。

    这三个儿子对国事表现得越热衷,我们的皇帝陛下其实越不喜欢,只是他装作出一幅很高兴、很欣慰的样子罢了。  可怜这三个皇子,懵懂无知,政治智慧比起他们的老爹来拿简直是差之甚远。

    其实,以萧睿作为旁观者而言,三人中,除了李琮之外,对国事的看法多是浅见,谈的都是表面文章,说的都是一些套话空话,没有一点实际内容。  只有李琮,这个有过疆场经历的皇长子,所见颇有见地。  只是,在萧睿看来,他越是表现得才干超群,他越会得到李隆基的警惕和疏远。

    果然,李琮的观点,李隆基只是笑笑,但对李瑛和李瑁的解答。  却倍加赞赏,搞得颇有乃父之风地李琮,非常非常的郁闷。  难道,自己的看法还不如那两个草包对于李瑁和李瑛这两个跟自己竞争的兄弟,李琮从来都是看不起、不屑一顾的。

    当然,公正地说,论起文韬武略来。  李瑁和李瑛跟李琮的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真要在三人中选择一人做皇帝,当属李琮。  不过。  对于此刻地大唐皇帝李隆基来说,他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于他而言,自己的儿子老不老实比有没有才干更重要。

    话题越说越深入,渐渐地就被李隆基引导到朝中重臣身上。

    “皇儿们,今天是家宴,只有父子,没有君臣。  我们只是随便聊聊,你们也不必拘谨,可放开直说,说出你们的看法比如对于众人非议的李林甫,你们几个到底是怎么看”李隆基笑了笑,“父皇愿意听听你们的意见。  ”

    众人一片鸦雀无声。  李瑁与李宜对视一眼,心里的疑惑自不待言。  这父皇明明是非常宠幸李林甫,但何以在私底下要大家讨论李林甫。  到底是何用意

    而萧睿还是静静的趺坐在那里,他知道这些跟自己无关,如果可以的话,他早就退场了。  玉真悄悄伸过手来,抓住他地手使劲握了握,悄然道。  “稍安勿躁。  ”

    李隆基将目光投向了李瑁,“瑁儿,你怎么看李林甫”

    李瑁一怔,起身缓缓道,“回父皇的话,李相一心为国,忠于朝廷,那自然是朝廷的栋梁之臣,儿臣时时以李相为楷模。  ”

    李林甫是李瑁一系最大的后援,李瑁怎能不说李林甫的好话。  这些话其实都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没有人感到奇怪。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李隆基却撇了撇嘴。  “瑁儿,你以李林甫为楷模你可知道,这李林甫可是天下人心中的奸臣和弄臣,你难道不怕坏了自己地清誉吗”

    李瑁面色涨红起来,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口。

    一旁的李宜叹息一声,心道,自己这兄长虽然有继承皇位的雄心壮志,但其实却是没有多少才能,将来如果由他当了皇帝,怕大唐这百年基业

    “父皇,请恕儿臣直言。  ”李琮霍然起身,“寿王弟之所以吹捧李林甫,不过是想仰仗李林甫罢了在儿臣看来,李林甫专权祸国,阿谀逢迎,实乃是奸臣,为了大唐社稷,父皇应当远离这种佞臣。  ”

    此言一出,李瑁攥紧了自己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