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记名投票推举(第2/3页)  盛唐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也都有权推举。这东西据说是一夜之间赶出来印的,不好仿造。即便费尽心思仿造出来了,到时候有权投票的人上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投票,想要作假都不可能。”

    “怪不得昨天杜士仪能够那样胸有成竹,他确实早有成算,这推举的规则不是裴宽定的,是他定的”

    张良娣在倒吸一口凉气之后,旋即又笑了起来:“不过也好,如此当着众多臣子的面推举出来的贤王,在百姓们看来,那就是众望所归的大唐天子,登基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回权柄二郎,你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王缙想当初就和太子亲善,他不辅佐你,难道还去辅佐那些他从前根本就没有下过赌注的人?嫡长继承,天经地义,太子不在了,你在诸皇孙之中居长,那些熟读经义的大臣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这皇位舍你其谁?”

    李被嫡母这承诺说得心花怒放,面上的忧虑也都化为了兴奋。他突然退后一步对张良娣深深一揖,用诚恳的语气说道:“若是我真能得偿所愿,一定尊奉母亲为太后”

    张良娣顿时笑了。李生母已经不在世了,只要她能够成为太后,摆布这个素来没主意的庶子有什么难度?武后,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在她前头大唐有那么多权握天下的女人,她虽说没了丈夫,未必就尝不到那至高无上的滋味

    见李神采飞扬地告退离去,显然还要去紧急联络那些支持东宫一脉的大臣,李静忠按捺不住激荡的心情,遂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太子妃刚刚所言虽说字字句句都在理,可杜士仪他抛出了这样一个公允的办法,而且自己还早早弃权,难道是单纯的损人不利己?”

    张良娣对于杜士仪的为人秉性实在没有太大的认识,也难怪,自从出仕为官之后,杜士仪也就是在朝中任过万年尉,殿中侍御史和侍御史(前者还是挂名的加衔)、中书舍人,满打满算不到七年,其他二十余年全都在外任,尤其在朔方和安北牙帐城经营了十五六年,她一个妇人,到哪里去彻底了解这样一个重臣的为人性格?想了想杜士仪昨日指斥天子之后剖陈自己的话,她自以为明白了对方的心意,便满不在乎地笑了笑。

    “他只怕是只想当自己的封疆大吏,懒得在朝对人折腰。这样更好,横竖我本来就打算把他放在幽燕,如今虽说没有了史思明掣肘,可河北道今年收成泡汤,几年之内都恐怕恢复不了元气,既然如此,就给他何妨?到时让他兼范阳平卢节度使,封范阳郡王,如此高官厚爵,谁还会说我薄待功臣?”

    张良娣字里行间,已经开始把自己代入了太后的角色,李静忠虽觉得她张狂,但也不得不承认,杜士仪如果要反,把十几万大军直接拉回来,逼天子退位,然后扶持南阳王李,又或者从宗室中挑一个别人,立马就是曹操的角色。杜士仪本就不到五十,耐心等个十余年,说不定就能篡唐成功,哪用得着如今这样麻烦?即便如此,他还是开口说道:“话虽如此,禁苑那六千兵马终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不若我替太子妃去联络一下陈玄礼。”

    “好”张良娣立刻点了点头,“记得对陈玄礼说,我并不是要他出兵谋逆,只要他能够勤加操练禁卒,给我牵制住宫里那些兵马,我绝不会忘了他的功劳苦劳”

    杜士仪回京后闭门不出仅仅只过了一日,便造访了平康坊崔宅。昨夜崔氏族老连开了一夜的会,可面对大清早裴宽颁布的推举条例,他们商量了一夜的结果立刻就变成了一场空。反正不记名,自己就算不跟着宗族意见行事,也未必会怎么样,何妨自己投自己的?于是,当杜士仪过府时,迎接的人竟是一大堆。杜十三娘一接着兄长便微微嗔道:“阿兄真是的,做什么事都是石破天惊,旁人根本连接招都困难,更不要说反制了”

    “哦?多谢十三娘你夸奖了。看你这两眼血丝,昨晚上一宿没睡吧?”看着当年相依为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