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又是一场清洗(第2/3页)  盛唐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思议地瞪着那个说话的人,好一会儿方才声嘶力竭地叫道:“不可能,你们这是犯上作乱,不可能有这回事……”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断了程元振的叫嚣。肿起半边脸的他看清了面前那个人,登时噤若寒蝉地紧紧闭上了嘴。他当然认识这个煞星,因为当初就是对方将他和其他人一起安排在兴庆殿的。在长安遭遇围城的那段日子里,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这三大宫的人全都牢牢记住了姜度姜四郎这个名字。就是这位从前只以纨绔知名的嗣楚国公,那时候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狠辣手腕,杀人毫不手软。

    “看来,你还记得我姜四。”姜度用手掌拍了拍程元振那肿起老高的左颊,似笑非笑地说道,“只不过,才只过去没多久,你竟是忘了我的手段”

    说时迟那时快,姜度倏忽间又是重重一个巴掌,这下程元振是两边脸颊一般高,货真价实仿佛猪头一般。然而,股栗胆寒的他却顾不得那疼痛,用含糊不清的声音拼命求饶道:“楚国公饶命,楚国公饶命啊我只是奉旨行事……

    “闭嘴,乱命你也敢听?如果此时此刻陛下在这里,你信不信他也一口咬定你是矫诏?”姜度哂然一笑,见程元振登时瘫软在地,两个人都难以将他架起来,他方才好整以暇地蹲了下来,看着这个蠢货说道,“放心,我暂时还能留你一条性命,只你给我记着,到了御史台,不用说任何假话,知道什么说什么。要知道,很多事情你扛不下来”

    “是是是”程元振拼命点头,脑子已经连一丁点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那两支去捉拿杜士仪家眷的禁军铩羽而归,而十六王宅中却又闹出了永王父子行刺天子的大案,一切都完全偏离了路线,他这样一个小人物,怎么可能扛得下这一系列大事?

    姜度这才缓缓起身,打了个手势吩咐把人押走。而今日涉事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个程元振,整个兴庆殿中有品级的内侍,几乎全都被转送了御史台勘问,就连底下那些无品无级的白身,也都被全数看押在此。除此之外,就连身为天子的李隆基本人,也并没有回到这座自己最喜爱的南内兴庆宫,而是被护送去了大明宫。用杜士仪的话来说,大明宫中中书门下两省以及御史台都在外朝,天子如有召唤可以随叫随到,无疑比兴庆宫更适合养伤。

    至于设在大明宫前朝的御史台,则是成了看押甄别罪人的地方。参与了兵围崔杜两宅的禁军将卒全都被押送到了这里,御史台殿院、台院、察院三院之中,总共征调了十二名御史,三十几个令史书令史来这里办案。永王的另两个儿子,以及众多涉事宦官等亦是在此受审。为了表示公允,杜士仪直接把陈玄礼和高力士也都放了进来监审。一连数日,御史台从最初的鸡飞狗跳,到最后的诡异宁静,每一个经办者竟都生出了打退堂鼓的冲动。

    这都叫什么事天子授意永王李毒杀杜士仪,允诺事成之后封其为太子,结果李却根本别有用心,打算一石二鸟,行刺李隆基嫁祸杜士仪,然后自己和儿子襄城王李亿杀了杜士仪,假作锄奸,再凭借这样的功劳图谋大宝事情到了最后,李父子固然事败,李隆基中了一箭,生命虽暂时无忧,可这打击却实在是大了。至于杜士仪本人,竟是侥幸逃脱了一劫。

    可要真说是侥幸,那也未必尽然。杜士仪恐怕早就料到十六王宅之行会有相应的麻烦,否则又何必埋下伏笔,暗中请了朝中重臣并陈玄礼随行?甚至连高力士都不曾亲自往飞龙厩传旨,而是让小宦官去,自己悄然陪着裴宽陈玄礼等人。可那时候,谁能保证李那一箭不会先射向杜士仪?

    一切都是天命

    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件案子应该怎么断

    尽管十六王宅和百孙院已经被全数封锁,但长安城中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议论早已沸反盈天。相较于抛下长安子民独自逃生的天子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