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六一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第2/4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定会给个公道的价钱。伯父和大司马当年那么好的交情,这点事情汪家还是有担待的。”

    老管家以为汪孚林觉得自己生怕压价,慌忙连连摇头:“汪爷多虑了,您和仲淹先生这些天帮了谭家这么大忙,我又怎么会信不过你?其实,除了这个脂粉铺子,谭家在白沙河还有上好的庄田六百亩。因为苏松杭等地上贡给朝廷充当禄米的白粮,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常常会短缺,有些讲究的人家吃惯了这些上等白粮,所以不够就到外面去买。

    别说北边,就是江南市面上,白粮的价格也比寻常粮米高至少四倍。老爷毕竟是二品尚书,俸禄里的白粮多,就只老爷大少爷两人吃不完,所以我都是把白粮高价卖出去,然后拿庄田上收来的租米给其他人吃,一进一出,因为地租交的是米,庄户无不感恩戴德,而家下其他人也没那么计较粮米的口感好坏,每年也能结余不少。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声音一下子低沉了下来:“老爷之前身边婢妾不少,这次遣散更是伤筋动骨。而这两年庄子上的租米常常拖欠,所以帐房的账面上才看上去入不敷出。”

    汪孚林顿时嘴角抽搐了一下。之前他还一直觉得谭府帐房实在是一笔烂账,没想到这老管家竟然还如此斤斤计较,甚至到了用租米换白粮这一进一出的增收,而这些天来他压根没看到谭府任何姬妾,竟然是因为人都给遣散了!就因为这一笔笔花销如此巨大,谭家这才会险些办丧事都有些紧紧巴巴的。此时此刻,他想都不想就点点头道:“也罢,那些庄田一并按照市价卖给我。”

    “多谢汪爷!”

    老管家二话不说直接趴下来磕头,可才碰了一下就被人硬生生拽了起来,却是老泪纵横。他擦了擦眼角,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不过我还得去对大少爷说一声,毕竟是夫人当初留下的东西,那庄子更是老爷少爷都不知道。”

    等到谭献得知此事前因后果,对老管家多年苦苦维持自是百感交集。对着汪孚林又是好一番感谢。这一进一出,他想到届时得以揣着一万两的银票回乡,再加上各家所赠的那一笔很不少的赙仪,底气自是足了许多。而汪孚林回到汪府后。把事情原委始末却只是对汪道昆轻描淡写地略提了提,心里却打着另外一个主意。等到把陈炳昌草拟的陈奏推翻了足足三分之一,重新润色写完之后,他就命人去打听张居正休沐的日子。

    作为状元,三年一科只有一个。所有三百名进士中最的人,新进士恩荣宴之后,沈懋学就忙得脚不沾地,各方来客差点把他租住那小宅子的门槛给踏破了。因而他带着侄儿沈有容去谭家拜祭过一次之后,鉴于汪孚林之前在谭家帮忙操办丧事脱不开身,他也就没有再费工夫约见汪孚林。这天他刚刚送走一个自称同乡来攀交情的客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看到一个沈家随从匆匆过来。

    “二老爷,汪公子来了!”

    “什么,是哪个汪公子?”

    沈懋学还没来得及答话。就看到厢房门口探出了一个脑袋,不是沈有容还有谁?因为来找沈懋学的客人太多,从攀交情到打秋风什么人都有,沈有容频频被抓差迎客,几次三番下来干脆找各种借口推搪,若不是沈懋学拿着叔父的身份压着,人早就出门躲灾了。因此,沈懋学干脆不理会这小子,却没想到随从们却向来很喜欢这位没架子的小少爷,当即笑呵呵地说道:“就是二少爷想的那位汪公子。”

    见沈有容听到这里。二话不说立刻一溜烟跑了出去,沈懋学虽说又好气又好笑,可也终究没喝止,自己也落后两步跟了出去。到了门前。他就看到沈有容正一手牵着一匹马的缰绳,满脸笑容地和汪孚林说着话,那模样哪里像是一年多没见?想到当年汪孚林是三甲传胪,他却是落第举人,现在汪孚林是都察院广东道监察御史,出过一任巡按。他却也已经是新科状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