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三四章 奇功归何人?(第2/4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彻底归降,而且谈笑间杀了一个冥顽不灵的海盗头子时,他终于忍不住侧头看了汪孚林一眼。

    明明是突然被调到广东来的巡按御史,初出茅庐的汪孚林竟然能把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网罗在麾下!而之前说是招抚,如今却变成了一网打尽,汪孚林之前说的那一套,如今还打算实施吗?换成别人,有这样的功劳打底,足够升官了,哪里还愿意多事!

    尽管晏继芳没明说,但汪孚林能够猜到几分对方的想法,因而,他当即开口说道:“如今林道乾林阿凤已然落网,其余海盗也愿意归附,还请晏大帅即刻派船派兵前去外门,先将人押解回来。但是,二林要杀要剐容易,但其他人的安置却是大麻烦。不分青红皂白全都杀了,有伤天和。充军辽东又或者西北等地看似容易,可千里押解,需要多少人?而令其上岸为民,这些人却又在海上漂泊惯了,时间长了又是祸端。所以,我还是坚持先前的看法。”

    知道再接下去要谈的,那是正儿八经的国事,晏继芳连忙摆手止住了汪孚林,吩咐外间自己那些人和汪孚林仅剩的几个随从一起,看好门户,这才进了屋子。等到汪孚林和郑明先坐定,他就说道:“你还是想将他们安置在东番?”

    “这些乌合之众被吕公子郑先生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怕也是士气低落,需要地方休整。据我所知,林道乾林阿凤等人之前在潮州府露出行踪招募了一批人手后,就一度潜藏在澎湖以及东番。这两者全都是海外岛屿,虽是我大明国土,却是地广人稀,置之不理,只会成为倭寇海盗的大本营。更何况,我之前就说过,以东番为跳板,再徐徐谋划经略南洋,那就方便多了。”

    听到这里,晏继芳不禁皱起了眉头:“但你需得知道。朝廷向来忌讳陆上民户逃散诸岛为岛民。”

    “我知道,之前我去过辽东,因为辽东民户逃居海岛之事,辽东巡抚张部院以及我的伯父汪侍郎还曾有过一番争论。但辽东和福建广东不同。辽东天寒地冻。军民逃亡极多,若不严禁逃居海岛,辽东就没兵了。但广东和福建却是地少人多,隐户有多少,想来晏大帅心里也有数。正因为生活无着,某些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有些则是干脆成了海盗。而且最重要的是,辽东那些岛上不可能派兵驻扎,设流官管理,东番却可以!”

    “那种荒野不毛之地,谁肯去?”

    对于晏继芳这最后一个问题,汪孚林却嘿然笑道:“杜相公如何?”

    “啊?”这次惊呼一声的却是郑明先。可仔细想一想,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法子除却杜茂德只有秀才功名这一硬伤之外。但想来大多数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是绝对不愿意跑到那么一个岛上去的,可杜茂德毕竟这次再藏不住曾经在海盗中呆过的名声,无论回乡也好,赏官也好,反而都更难捱。可要是在别人都不愿意去的东番当个官员,这却绝对可行!可是,汪孚林就怎么笃定杜茂德一定肯答应?

    晏继芳愣了一愣,随即终于笑了:“汪贤侄,你真是算无遗策。好吧,这些先往后再说。我这就去调集船只兵马,先把人押回来!只不过,凌制台现如今正在全力平瑶,这消息是我让人去禀告。还是你亲自走一趟?”

    “我亲自去吧,但这联署的事情,还要拜托晏大帅。”汪孚林一边说一边看了郑明先一眼,因笑道,“郑先生可否随我一起?”

    郑明先想起上次想见两广总督凌云翼,献父亲生前那几卷书的时候被汪孚林劝阻。如今一趟奔走之后,奇功在身,汪孚林主动提出带他去见凌云翼,他终于体会到此时的自己和当时的自己相比,多了一种什么东西是理论变成实践之后,那种十足的底气!他当即笑着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而晏继芳听到汪孚林再次提出联署,想到自己今次也就是演练一下水师,虚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