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二一章 夜话悍妇,悍妇在窗外(第2/3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时的誓言!”

    “另外,伯父还有答戚大帅的诗,令我一并送上。”

    汪孚林这次临走之前,翻看了足足厚厚一沓戚继光送给汪道昆的书信诗稿,就只见其中诗词无数,那咂舌就别提了。见此时此刻戚继光脸上再也不见最初相见时那点醉意,反而是兴致高昂,他就直接吟道:“田士投知己,分悬比太阿。星文开瘴海,夜色倒明河。决胜千人废,论功百战多。审奸空眸睨,天意岂磋跑。”

    戚继光只觉得傍晚归家时那点郁闷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精神奕奕,说不出的壮怀激昂,一时就着这首汪道昆的赠诗弹剑高歌。等心中舒畅,回剑归鞘,将汪道昆那把宝剑又还给汪孚林,自己的那把宝剑悬于壁上之后,他重新落座时,已是没有丝毫倦怠之色。

    此时是晚饭时分,戚继光自然亲自招待,当听说汪孚林此来,是特意拜会自己,还想去喜峰口看一看,同时一睹军中森严气象,他二话不说全都一口答应了下来,随即更是令人去安排汪孚林的住处。

    直到汪孚林又表示看过蓟镇,还要去辽东看一看,希望届时能够借几个人,戚继光仍是爽快答应。等到这对长辈全都和自己大有渊源的夫妇知机告退,只留下了戚良时,他这才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些东西现在如何?”

    “回禀大帅,最初汪侍郎赋闲在家,将我的事情多托付给汪公子。汪公子说,徽州田土贫瘠,出产有限,而各种产业也为徽商把持,所以将那些东西放在稳妥人家处生息,每年大约有一成的利,虽少却稳妥。但后来汪公子开始施展拳脚。各项生意有声有色。又在各地建有银庄票号。我在征询了汪侍郎家中二老爷等人的意见后,方才把东西又放了一半在银庄,一半则是合股放在汪公子的产业中。虽说本钱有限,但现如今,所得已经五倍于最初。”

    尽管戚继光知道汪道昆出身富商,轻财重义,其父也是乐善好施之人,并不担心自己托付的那些东西有什么问题。可他不过希望在保值的前提上少许增值一点,可没曾想还能有这样的利润!而从戚良口中的汪公子三个字,他一下子想到了刚刚的汪孚林。

    “南明兄之前提到的,照管那些东西的侄儿,莫非就是……”

    “正如大帅所想。”

    戚继光知道汪道昆前后两位妻子都无子,年近四十方才纳妾生子,而自己也是三十五岁方才纳妾,后来总算陆续有了几个儿子,可无论他还是汪道昆,要等到儿子长大成人继承家业。那还有得好等了。可刚刚那汪孚林看看也还不到弱冠,竟然妻子也娶了。进士考中了,生意也做得不错,实在让人羡慕汪道昆家中子弟出贤才的好运。

    自己的弟弟戚继美就算颇有出息,在东南抗倭中屡立战功,如今在蓟镇亦是进入了高阶将领序列,可统共也只有一个儿子。自己妻子无出,至今也只有三个庶子。其中戚安国记在王氏名下,另两个也还小。所以,他不得不尽心竭力为那两个儿子做打算!

    汪孚林和小北这次到蓟镇三屯营来,只带了碧竹和四个浙军老卒。严妈妈原本是一定要跟的,汪孚林考虑到叶钧耀初到京城,有些地方需要熟悉本地的人帮忙,就说服严妈妈留了下来。如今四个随从安置在另外一间屋子,他们主仆三人则合居一间客房。客房虽说不上非常轩敞,却也陈设整齐雅致,一应用具全都是簇新的。可即使之前一路车马劳顿颇为疲累,可夫妻俩都没有多少睡意,到最后碧竹被他们吩咐去先睡,两人便盘膝坐在暖炕上出神。

    真正说起来,小北虽不像汪孚林那样是第一次见戚继光,可儿时的记忆早就不大分明了。那是父亲的旧部,却不能算是父亲的旧友,更何况戚继光真正飞黄腾达,是在福建平倭之后,是在镇守蓟镇为总兵之后。而之前乍一看到人的时候,戚继光和民间传说中那种纯粹英雄的形象实在相差太远,能够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