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九六章 火锅炉畔话官商(第2/3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来。

    “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说一声,真不够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又不是离开十万八千里,就在这京城,你也不叫上我!”

    “又不是打架,人多势众就能赢。”汪孚林拿起筷子捞了一大堆肉片往程乃轩碗里一塞,这才开口说道,“就凭你刚刚说的这消息,就帮上大忙了!”

    程乃轩这才悻悻坐下,一股脑儿塞了满嘴的涮羊肉,可还没吞下去就听到后半截话,一下子愣在了那儿。他又不是傻子,脑袋也灵活得很,一下子就想到了某种关节。好容易吞咽下了这堆东西,他一把放下筷子就问道:“你是怀疑张四维?不会吧,他是山西蒲州人,没事管我们徽州府那点闲事干什么?再说了,他就是在翰林院和詹事府这种清贵地方任官,掺和这种赋役之争干什么?”

    “可张四维不单纯是张四维,他家中是顶尖的晋商,而他那个督理京营的舅舅王崇古也出自顶尖的晋商之家。”汪孚林当然不会说,张四维在张居正死后便官居首辅,如果不是某人倒霉地遇上了和张居正同样的丁忧,而且丁忧期间家里至亲死了一堆人,最后连自己都死了,只怕明史就要改写。见程乃轩还是不太明白,他自己也尚未完全想通,便索性岔开了话题。

    “总而言之,反正是查不出来的事,再说都已经捅了天了,首辅大人心里有数,我们就少操这闲心,吃涮锅子来得正经!对了,回头那前头炉子砌好,记得带着嫂子一块来吃烤鸭,你岳父若肯来赏光也同样欢迎……”

    小小的汪家正在那涮火锅的时候,西城石驸马街上的一座宅邸中。舅甥两人也同样在涮火锅。作为山西人。对于这种热气腾腾的吃法。他们全都颇为喜爱,但现如今两人面对面坐着,紫铜锅子里汤底正上下翻滚,一片片羊肉眼看都已经要老得嚼不动了,但两个人却都在那儿发怔。直到最后,还是年初方才调回京总管京营兵马的王崇古先开了口。

    “子不教,父之过,你家大郎看着是个聪明人。书也读得好,可就是太过自作聪明了些。”

    尽管这话责备的是自己的长子张泰徵,但张四维只觉得这话是舅父王崇古在敲打自己,顿时苦笑了起来。他放下筷子,诚恳地低声说道:“舅舅,此事是我不该一时不慎让大郎听到,他也是想为我解忧,这才自作主张去雇了人,再说,他曾经和那汪孚林打过交道……”

    “就因为打过交道。他就更应该谨慎,结果你看看。那是什么猴子戏!我早就说过,到此为止,火烧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若是那时候没人理会汪道昆那一行人,他们就只能化整为零重新回京,什么事都闹不出来,可现在你看看怎么样?张居正先是亲自召了汪家兄弟三个,然后就连那汪孚林小小年纪,便已经入了当朝首辅之眼!我说一句不好听的,就只泰徵这一步臭棋,便白送了汪孚林一场天大的机缘,否则张居正就算见一个同年的晚辈子侄,也绝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自己颇为器重的长子却被王崇古这样一番数落,张四维不得不在心中庆幸,今天就没把起头说要负荆请罪的张泰徵给捎带上。张泰徵毕竟也年纪不小了,被舅爷爷这样训斥一番,羞愤之下还不知道要沮丧失落多久。等到王崇古终于告一段落,他方才说道:“舅舅也不用太担心,我回乡之后就一次次厚礼送去张府,回京之后又素来谨事张居正,他疑心不到我头上。至于汪道昆,他那些功劳早就过时了。谭纶若一直是兵部尚书,他这侍郎还稳当,如若……”

    他顿了一顿,轻蔑地说道:“汪道昆常年都是外官,怎么摸得透张居正行事的精要?除非他有本事如同谭纶戚继光那样可以去镇守蓟辽,否则就凭那喜好风花雪月,交接士人的轻浮名士个性,一两年一过,迟早张居正会看不上他。至于汪孚林一介孺子,明年会试一旦落榜,就没什么好惦记的了。”

    张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