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八五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1/3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居正和谭纶一起离开,汪府上下却并未立刻恢复平静。网,谭纶曾经是汪道昆的老上司,现在又成了兵部堂官,仍是顶头大上司,汪府仆役当中有不少是当年在福建就见过谭纶很多回的,自然对这位兵部尚书多几分熟稔,少几分畏惧。然而,张居正却不一样。也许这位从前官居次辅的时候,在高拱那强势光环之下,显得有些暗淡,但自从高拱下台后这一年多来,这位首辅那较之高拱有过之而武功不及的强势手腕,足以让每个人心怀畏惧。

    要知道,如今天子乃是幼主,宫中两宫皇太后代行皇权,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就成了皇家代理人,而如今朝野几乎人尽皆知,当朝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内外一体,只要内阁票拟呈上的,里头的批红从未驳回。小皇帝如今才那么丁点大,两宫皇太后对内外这对组合信赖备至,从开国以来,大明朝可谓是从来就没有一个大臣的权柄能够超过张居正的!

    而这样一位强势首辅竟然光顾了自家老爷这位兵部侍郎的家里,传扬出去老爷岂不是水涨船高,炙手可热?

    别说下人们心里犹如装了个热炭团似的,就连当汪道昆自己送走这两位身份不凡的客人,匆匆往内院去的时候,仍然忍不住在心里琢磨张居正和谭纶之前在书房对自己说的话。对于张居正要对那些上下揩油的驿站下手,作为一大半官途都在外任的他来说,自然举双手支持,而最让他心头安定的,无疑是张居正在谈论兵事以及驿站等等之后,透露出来的明显口风。

    意思很明确。徽州那点夏税丝绢鸡毛蒜皮的事,只要时机合适,一定会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国初旧制当然不能轻易去动。可如若咬准了是胥吏妄为,动一动这一条让歙人多年耿耿于怀的夏税名目就很简单了。尽管张居正的矛头瞄准的是赋役。可只要这件事能够成功,也算造福歙人,他要进乡贤祠那是非常容易的,对于松明山汪氏的名声也非常有利。

    可当走到内院正房门口的时候,汪道昆最初的那点兴奋却一下子消失了。就算自己和殷正茂都是张居正的同年,但张居正如今官居首辅,歙县那点夏税丝绢的纷争对于这位朝廷第一人来说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张居正又怎会突然想起这个?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爹。”

    汪道昆想着想着。忍不住在门前停留了片刻,直到有人打起帘子叫了一声,他抬头看到是长子汪无竞,这才回过神来,微微颔首便跨过门槛进去。就只见妻子起居的正房里,这会儿正坐满了人。见他进来,起身问候的叫伯父,叫伯祖父,称南明先生,少司马。竟是有些乱糟糟的。他只能笑着打趣道:“刚刚在先头应付了当朝首辅和大司马,现在你们这一大堆人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这么多人齐齐上京,这次还真是好大的阵仗!”

    “可刚刚伯父不是在应付首辅和大司马的时候。还抽空嘱咐怎么给我们安排屋子的问题?”汪孚林看出汪道昆心情不错,便故意开玩笑道,“听说京师居大不易,尤其是在内城,之前我们进崇文门的时候,城门守卒眼看我们这些外乡人却要进内城,我就听见有人在说,不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败家子,就是背后有人。吃住不愁的富贵儿,结果还真的是让他说准了。要没有伯父在。临近会试之年四处客栈爆满,我们这么多人就只能去新安会馆碰运气了。”

    “这京师手眼通天的人里。没有我的份,哪来什么背后有人?”汪道昆佯怒,目光却看向了妻子吴夫人。

    他从前在六部为官的时候,吴夫人还在身边,但后来外放,尤其是从襄阳知府任上调到福建抗倭前线,夫妻就一直分居两地,等他罢官赋闲回家,这才重新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即便如此,丈夫一个眼神,吴夫人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下轻声说道:“家里人口有限,就这么些人尽可住得下,屋子以及用具一会儿就都能准备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