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六七章 何为良配(第1/2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悠说道,“想当初,我嫁给你祖父之前,也曾经被一位表兄的光彩给迷花了眼睛。他少年博学,立誓功名不立,无以家为,十六岁中了举人,二十岁中了进士,这才娶妻。那时候一嫁一娶,排场天大,我只觉得他的妻子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可结果……”

    许薇还是第一次知道,祖母竟然也有过少女怀春的时候,不禁泪眼婆娑抬起头来。只见方老夫人眼神迷离,仿佛想到了很久远的往事。

    “可他后来遇到严嵩掌权,贪官污吏横行,纵使再能干,却挡不住大势。他又太过喜欢表现自己,结果被人陷害,重杖致死,妻儿也因此流放烟瘴之地。等回来时,人已经憔悴苍老得不成样子。那时候他得到了追封,他的妻子在外表现得深明大义,无怨无悔,可她临终前我见过她一次,她却终于吐露心头真言,却是满腔怨愤。”

    方老夫人没有注意到许薇已经被自己说得吸引住了,自己也沉浸了进去:“却原来我那表兄才华卓著,为人却固执迂腐,对妻子也是不知体贴。之前妻子私底下劝解过他很多次,纵使不能和光同尘,或者说同流合污,大可挂冠而去,等世道清明再出来做官,可我那表兄却始终固执己见,散尽家财交的朋友却陷害了他,以至于他后来死了之后,妻儿在云南备受饥寒之苦。到后来平反昭雪的时候,他三个儿子只活下来一个。”

    说到这里,方老夫人竟是眼眶湿润,紧紧握住了许薇的手:“我只是女人,固然懂得义之所至,虽千万人吾往矣,可我是个自私的人,国破族亡这种时候没有选择,可奸臣当道的年头,我宁可没有一个舍生取义青史留名的丈夫,也要儿孙能够周全!”

    “祖母……”许薇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方老夫人,只能仿佛自己安慰自己似的,低声说道,“孚林哥哥不是那样的迂腐人。”

    “是啊,他不是。”方老夫人这才恍然回过神来,继而温和地笑道,“做官不能没有才学,可更不能没有手段。想当初我就是听说了他在秀才功名岌岌可危,后来家里又被派了粮长的时候那样机敏练达,这才注意到他的,和你们那衣香社倒是差不多。可是,你还了解汪孚林多少呢?他还有什么喜好?他平时都在想些什么?平生的志向又是什么?”

    见许薇终于为之哑口无言,方老夫人方才悠悠说道:“女人都希望夫婿出类拔萃,可有道是悔教夫婿觅封侯,也不知道多少女人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不过是面上光鲜罢了。小薇,你这娇憨脾气,在家当千金小姐时无所谓,可日后侍奉公婆,被人挑错可就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从明天开始。有些东西你得学一学了。至于你爹那儿。我会最后再问他一次,若是不能,你也好,我和你祖父也好,全都会打消从前那念头,你明白了吗?”

    意识到祖母竟然到这份上还给自己留了最后一丝希望,却也告诉自己这一丝希望一旦没了,那自己就得死心。许薇不禁咬紧牙关,重重点了点头。

    纵使日后如同祖母一样,把这段经历当成往事追忆也好!

    汪孚林并不知道,方老夫人竟然和许薇说道了这些。此时此刻,他正在后花园的草亭内,向许老太爷询问松明山汪氏那位执掌扬州盐业的叔父汪道旻,以及其他几支移居到了扬州的汪氏族人。许老太爷当年去淮扬时,曾经颇受汪道昆祖父,也就是汪孚林的曾伯祖父汪玄仪照顾,自然不吝一一解说。说到汪氏以及西溪南吴氏曾经在两淮盐业中的地位。他百感交集地说:“当年扬州谈及徽籍盐商,必说汪吴。如今却都只谈程许了。”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不外如是!

    许老太爷只是瞬息之间闪过了这个念头,随即便笑吟吟地说道:“汪道旻此人,刚愎自用,少有威信,而且你们汪氏几支都对他不服,故而在两淮盐业的份额日渐减少。若你有取而代之之心,正当其时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