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六章 戚大帅的小秘密(第2/3页)  明朝谋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整天侍花弄草,是茶馆酒肆消磨时间,还是弄半亩菜园子浇灌浇灌,又或者是就这样打打雀儿牌,任事不管,颐养天年?”

    刚刚汪道昆虽说把这小小年纪的侄儿描绘成智勇双全,可戚良总有些不太相信,可这会儿见汪孚林口若悬河,问出来的话又全都是在点子上,他终于相信了。可问到将来的生活,戚良不禁有些犹疑。

    戚继光托付的那桩任务,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出于对主帅的信服,他根本不敢多问。他出发时,汪道昆起复的事情尚未过明路,所以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一到徽州府,汪道昆就要走了。而且不但汪道昆不在,汪家兄弟全都要随同上任,他们在徽州府只靠眼前这小秀才,能行吗?

    而且经营的事,他们肯定是一窍不通的,若是别人糊弄他们怎么办?他们自己的钱赔了就赔了,可万一主帅那笔钱飞了,他怎么交待?

    “汪小相公……”戚良迟疑了一下,这才挤出一丝笑容说,“我们从前是泥腿子,如今也只知道打仗,这些事情都不明白,还要请你多多指点。”

    汪孚林顿时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前天找到了逃家的程乃轩后,心里就有些盘算,这样天上掉了十几个戚家军在他面前,正好可以筹划起来。再说,接下来还有夏税之后的烂摊子,也需要人手帮忙。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先帮这些人落户,达成他们安居乐业的首要目标。

    接下来,汪道昆就只见汪孚林和戚良一问一答,后者在前者的引导下,谨慎地答应了一系列条件。虽说只是口头的。可他这个听众也不禁暗自点头。等戚良站起身告辞。说是要出去对部属先分说此事。他就点了点头。可人一走,他还没开口说话,却只见汪孚林突然站起身来。

    “伯父即将前去郧阳,两位叔父也要跟着去,随行还有松明山汪氏好几位秀才相公,就剩下我一个光杆了。这时候戚大帅突然派了这些人来,而且要在歙县安家立业,还请伯父能够给我一句准话。戚大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就算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值得敬佩,可事情摊到自己身上,他非得刨根问底不可!

    面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汪孚林,汪道昆顿时有些头大。事关好友的清誉,他当然不愿意随便对人说,包括嫡亲弟弟。事实上,要不是汪孚林差点以为人家是锦衣卫,这些戚家军一定会等到黄昏之后贺客都散了,才过来见他。可汪孚林毕竟是心存好意方才如此警惕。他怎好责备?犹豫良久,想到这个族侄在遭遇一场大难之后。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了起来,这次他离开松明山,也需要汪孚林坐镇台前,他最终从袖子里拿出戚继光的亲笔信。

    “你自己看吧。”

    汪孚林委实不客气地接了信过来,展开一看,先是赞赏了一下戚继光那一笔字,可等到匆匆扫完,他险些就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如果是戚继光生怕朝廷斗争太狠,给自己留后路,他可以理解;如果戚继光是给战场拼杀的下属将兵谋点福利,他也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这位在南北全都赫赫有名的大名将,千里迢迢来这么一招,竟然是为了……藏私房钱,而且只不过区区两千两银子!戚继光的请求是,帮忙藏好这笔私房钱,当然,如果能把私房钱再如同滚雪球一样滚大一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戚继光你究竟有多怕老婆啊!

    看到汪孚林那张错愕犹如见了鬼似的脸,汪道昆自己也有些尴尬。虽说他和戚继光交情甚笃,这种私事见诸纸面也并不鲜见,可直接暴露在年纪足可当戚继光儿子的汪孚林面前,毫无疑问,戚继光这个军中大帅是很丢脸的。如果不是戚继光在蓟门,汪孚林在歙县松明山,如无意外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载都未必能碰上,他还会替友人瞒着。他不想继续谈及戚继光的家庭问题,赶紧岔开了话题。

    “双木,戚良等人虽有些军旅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