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2/4页)  袁氏世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月思种桑,六月思筑塘”,盖伤人之无远虑如此。

    【译述】池塘、湖泊与河坝,都是用以蓄水灌溉田地的,必须在每年的冬季河水干涸的时候,疏浚深挖,加固堤坝。以便遇到天旱的时候,虽然不能获得大丰收,但也不至于绝收。现在的人,往往在大旱的时候,才想到修理水利,旱情过后却又全忘了此事。谚语所说的“三月思种桑,六月思筑塘”,就是感叹人们没有远虑的现象。

    【评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修建任何一个水利设施都要准备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不是“一日之功”可能取得。因此,善事者从长计益,早做谋划,等到需要时都已万事大吉,水到渠成。否则“临池掘井”只能贻误时机,悔之晚矣。  修治河渠获利多

    【原文】池塘、陂湖、河埭有众享其溉田之利者,田多之家,当相与率倡,令田主出食,佃人出力,遇冬时筑,令多蓄水。及用水之际,远近高下,分水必均,非止利己,又且利人,其利岂不博哉?今人当修筑之际,靳出食力,及用水之际,奋臂jiāo争,有以锄相殴至死者。纵不死,亦至坐狱被刑,岂不可伤!然至此者,皆田主悭吝之罪也。

    【译述】池塘、湖泊与河坝当众人享用它灌溉田地的时候,田地多的家庭,应当率先倡导兴修水利,让田主出粮食,佃户出力气,遇有冬天时修筑堤坝,以便蓄存更多的水。到了需要用水的时候,远处近处高的低的地方,都能均匀地用到水,这样不只是有利于自己,也利于他人,这种利益难道不是很大吗?现在的人,当应该修筑堤坝的时候,不舍得出粮出力,到了需要用水的时候,却又奋力争抢,有的甚至相互械斗以至于打死人,纵使不被打死,也到了坐狱判刑的地步。难道不是可悲的事!然而弄到这种地步,都是因为田主吝啬造成的。

    【评析】“水利是国之命脉”,古之有李冰修“都江堰”造福后代之举,传颂千年万代。修水利也是恩泽众人的一件事,因之,凡受益者皆应出力、出钱。只有出力、出钱者才能享其用。切不可心存享用之念,而不付出相应物力。此类人要切记,无因之福享不得,无功之禄受不起。否则占了小便宜,终究吃大亏。  荒山宜植果木

    【原文】桑、果、竹、木之属,春时种植甚非难事,十年二十年之间即享其利。今人往往于荒山闲地,任其弃废。至于兄弟析产,或因一根之微,忿争失欢。比邻山地偶有竹木在两界之间,则兴讼连年。宁不思使向来天不产此,则将何所争?若以争讼所费,佣工植木,则一二十年之间,所谓材木不可胜用也。其间有以果木逼于邻家,实利有及于其童稚,则怒而伐去之者,尤无所见也。

    【译述】桑、果、竹等树木之类的植物,在春天种植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过上十年二十年人们就能获利。现在的人,往往因为一根草那么小的利益而争吵不休,反目为仇;相邻的山地上偶而有竹木生长在两界之间,为了争夺就连年打官司。这些人难道不想一想,如果不是天地生长这些东西,还争夺什么呢?如果把用于打官司的钱,用来雇人种树,那么一二十年间,树木就用不尽了。有的果树种在了邻居地旁,果实有时被邻居家的小孩偷走了,就一怒之下把果村砍断了,这种人最没有见识了。

    【评析】俗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各种树木种植十几年后总能成材,为人所用。但种植时要因时而宜,同时种植树木要付出辛苦,在这方面,付出一分辛劳,才能收获一分果实。对此不能只见收获时的欢欣,而不见耕耘时的艰辛。至于那些怕别人得到好处的人,就把十几年长成的树,一怒之下,毁于一旦的人是匹夫之怒,此人虽然记住了谁种树谁受益的道理,但却忘记了更为重要的道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美德。  勿因小事罪邻里

    【原文】人有小儿,须常戒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