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2/4页)  袁氏世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应验的也很多。有的人只卖一种真yào就累积起了巨万家资,或是自身安逸荣华,享有高寿;也有的人因此而子孙及第,改变了家庭的社会地位,这类事情如影随形,没有不应验的。我曾亲眼看见卖假yào的人,最初赚了些小钱,自认为得手,不知道在冥冥之中,自家应得的财物都减少了,或是自己屡遭横祸,或是子孙毫无道理地倾家dàng产,甚至还有遭受火灾,被雷霆击中的。因为买yào的人多是重病在身,拿钱去卖yào人家求告,病者的孝子顺孙只看见了一副yào见效,其余都是用来赚钱的假yào,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平常误杀一只飞禽走兽还有报应,何况在万物之中,人命是最宝贵的,无辜丧命该多么令人伤痛!”告示的言辞很多,我无法全都记下来,舍人这些话,难道只是对卖假yào的人说的吗?有识之士,应该能够触类旁通。

    【评析】袁采此则语录记载了一个戒卖假yào的告示,看来假yào为害,由来已久。袁采认识到假yào的危害,记下这则告示,以警示后人子孙,并且说:“舍人此言,岂止为假yào者言之,有识之人,自宜触类。”这句话表明袁采观察问题的深刻,发人深省。

    几百年后的今天,“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充斥市场。“假yào”

    只是其中一种,吃了假yào,治不好病反倒送了命,这样的例子报纸上早已屡见不鲜。“假yào”能要命,“假酒”也是索命的无常,九八年春节期间,山西的假酒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制假者竟然敢于把掺了工业酒精的水当作白酒卖,几十人喝丧了命,造假者这种无知残忍,要钱不要命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引起人们对假酒以及一切假货的深恶痛绝,严惩造假者成为万众一心的呼声!

    我们也必须看到假货之所以能屡禁不止,盛行不衰,除了作假者为了谋取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胆大妄为之外,广大消费者也有意或无意地为假货提供了市场,拿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光盘市场来说,盗版光盘要比正版的多,销售情况也要比正版的好,因为消费者看中了盗版盘的低价位,由于目前仿造技术高超,盗版质量也不是很差,这样对正版光盘的生产厂家造成极大的冲击。让造假贩假的人从中非法谋利,影响了国家税收,损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日本产品畅销世界,消费者看中的是它的高质量。而中国产品呢,不但质量上不过关,而且几乎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假货,作假的手段又是那样高明,让人总有真假难辨之感。中国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开放,谋求同世界经济接轨,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jiāo往。那么就应该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更严厉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那危害的可就不止中国老百姓了,所以有关部门不可不防,抓紧打假,势在必行。  严肃端庄,不受轻侮

    【原文】市井街巷,茶坊酒肆,皆小人杂处之地。吾辈或有经由,须当严重其辞貌,则远轻侮之患。或有狂醉之人,宜即回避,不必与之较可也。

    【译述】市井街巷,茶坊酒肆,都是小人经常往来的地方,我们到这些地方去的时候,言谈举止一定要严肃端庄,这样才能不被轻视侮辱。要是有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找你寻衅,你也应该躲开他,不必和他计较就是了。

    【评析】中国古人讲究衣冠整肃,言谈有度,举止稳重,认为这是君子之风,《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尤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礼法制度。这与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是密不可分的。西汉初年,儒生叔孙通看到刚刚建立的汉王朝缺少礼仪制度的规范。“群臣饮酒争功,醉成狂呼,拔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