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袁氏世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许,一时之不忍,会使一个人从此失去历经千辛万苦所碰到的机遇。世界就是这般乖谬,世事就是如此易变,每一个人须谨慎从事。

    小到家庭关系的处理,大到国家问题的解决,其中人为的因素便会涉及到怎样处事,怎样待人,怎样接物。处事,待人,接物,有的人能左右逢源,使彼此相安无事,且乐意更进一步合作,有的人却在某些环节上一时不能克制,使整个形势急转直下,一发而不可收拾。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们只理解他怎样历经磨难而苦尽甘来,然而,做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屈身为臣,是“忍”了多大的“不能忍”之事啊。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请求投降,声称自已亲自充任吴王的臣下,而自己的妻子为吴王的妾,并把国中所有宝器一并献给吴国。此时,不听子胥良言劝谏的吴王夫差,一意孤行,竟然美滋滋地接受了投降的越国、越王以及所有金银财物,其实是养虎为患。勾践反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便仰视苦胆,饮食时亦尝胆,说:“你难道忘记会稽之耻了吗?”

    他亲身下地耕作,夫人自己织布,食不加ròu,衣不重采,礼遇贤人,厚遇宾客,赈济贫民,吊丧问死,与百姓同劳作。终于一举灭吴,雪洗国耻,“忍”了苦之后,必然会有“甜”。

    古语中有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时之愤怒,却延误了大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魏其曾为吴相,因太子事得罪窦太后,太后除魏其门籍,不得入朝请。武安侯田是外戚,因王太后的原故,日渐显耀,魏其失势,宾客日益疏远他,独独灌夫与他jiāo好。武安侯暗中不满魏其侯与灌夫,只是自己仍有小辫子被他们纠着,无法构陷。正在这时,武安侯取燕王女为夫人,太后有令,列侯宗室都得前去庆贺。魏其与灌夫同去,饮酒酣,武安起身敬酒,在座的宾客都避席,等到魏其起身敬酒之时,只故旧朋友避席,剩下的一半都半膝席。灌夫在这件事上极不高兴,也起身敬酒为寿,行酒至临汝侯,临汝侯正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于是他在愤怒之极的情况下骂了临汝侯:“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为长者寿,乃效女儿嗫自语!”这就是有名的“使酒骂座”,这样一来,使坏人得逞,武安有了陷害二人的得力证据,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自己的政敌。呜呼哀哉!由于一时之不忍,则铸就了永不可挽回的大错!

    苏秦在游说秦王连横失败之后,“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境况非常凄凉。他闭门读书,“投悬梁,锥刺骨”终于在合纵的计策上取得了成功,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这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忍”

    的困苦过程。

    司马迁在受宫刑之后,隐忍苟活,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伟大的着作《史记》。倘若他不能忍这种“奇耻大辱”,而自杀解脱的话,我们今天就不会看到这部以血写成的奇书了。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喧嚣而又繁杂,更显出了“忍”的重要xìng。“忍”

    可以使现代人浮躁的心态趋于平和。就拿jiāo友来说吧,大家都承认“人无完人”,但在朋友的缺点一个接一个暴露之时,你可能会在某一关键时刻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而大发雷霆。然而,当你的余愤还没有消失殆尽之时,你们之间多少次苦心经营的友谊之门已被冲跨,纵有回天之力也无补于事。心灵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心底无私无地宽”,当你对周围的世事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的时候,当你在千钧一发之时克制了自己的愤怒之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真正地走向了成熟。  亲戚之间莫记仇

    【原文】骨ròu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不可解者。止由失欢之后,各自负气,不肯先下尔。朝夕群居,不能无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