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9 章(第1/4页)  梁启超文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以“流质”相戒,诸畏友中,亦频以为规焉,此xìng质实为吾生进德修业之大魔障。

    吾之所以不能抗希古人,弊皆坐是,此决不敢自讳,且日思自克而竟无一进者。生平遗憾,莫此为甚。若云好名,则鄙人自信,此关尚看得破也。至立信者必思以其言易天下,不然,则言之奚为者?

    故鄙人每一意见,辄yù淋漓尽致以发挥之,使无余蕴,则亦受xìng然也,以是为对于社会一责任而已。

    至云两党之人,互相水火,互相唾骂,互相攻讦云云,此诚最可痛心之事。若鄙人之尚知自重而不肯蹈此恶习,此亦当为一国所共谅者。试观去年春夏间,报界之所以相诬攻者若何,吾党曾一置辩否?又如香港某报,每一日照例必有相攻之文一篇,认列强为第三敌,认满政府为第二敌,认民间异己之党派为第一敌,其所以相唾骂、相攻讦者,亦云至矣。

    夫使以笔墨挑战也,则吾辈亦何患无辞?

    试观鄙人及我亲友,曾为一应敌之师否?非直不屑为,亦以义固不可也。且如顷者章、邹最后之供词,各报馆之啧有言者亦众矣,而本报并其原语亦不肯录入,诚以敬其初志也。吾谓“和事人”以此相虑,则可虑者其必不在吾辈矣。若夫吾发表吾现在之所信

    -- 321

    603梁启超文集

    而不能自己,则吾既言之矣,吾今后更将大有所发表焉,然此非唾骂之谓也,非攻讦之谓也。吾所谓与舆论挑战进,自今以往,有以主义相辨难者,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吾乐相与赏之析之;若夫轧轹骂之言,吾固断不以加诸人,其有加诸我者,亦直受之而已。寄语和事人,可无虑此,抑吾亦yù遍国中志士,皆率和事人之教也。至吾之所以不能已于言者,则本报前号中鄙著《论俄罗斯虚无党》、《答飞生》两篇,亦可略见其用意之所存,毋亦如和事人所谓yù两党合力以思挽回之术云尔。愿和事人平心静气一省览焉,而更有以辱教,固所望也。匆匆不具。

    -- 322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703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1904年2月14日)

    近数年来之中国,可谓言论时代也已矣。近数年来中国言论,复杂不可殚数,若革命论者,可谓其最有力之一种也已矣。凡发言者不可不求其论据于历史,凡实行者愈不可不鉴其因果于历史,吾故为《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yù与举国言论家一商榷焉。

    革命之义有广狭:其最广义,则社会上一切无形有形之事物所生之大变动皆是也;其次广义,则政治上之异动与前此划然成一新时代者,无论以平和得之以铁血得之皆是也;其狭义,则专以兵力向于中央政府者是也。

    吾中国数千年来,惟有狭义的革命,今之持极端革命论者,惟心醉狭义的革命。

    故吾今所研究,亦在此狭义的革命。

    十九世纪者,全世界革命之时代也,而吾中国亦介立其间,曾为一次之大革命也。

    顾革命同而其革命之结果不同。

    所谓结果者,非成败之云也。

    欧洲中原之革命军,败者强半,而其所收结果,与成焉者未或异也。胡乃中国而独若此?西哲有言:“历史者,民族xìng质之缫演物也。”吾缘恶果以溯恶因,

    -- 323

    803梁启超文集

    吾不得不于此焉之。

    中国革命史与泰西革命史比较,其特色有七:一曰有私人革命而无团体革命。泰西之革命,皆团体革命也。英人千六百四十六年之役,冲其锋者为国会军;美人千七百七十六年之役,主其事者为十三省议会;又如法国三度之革命,则皆议员大多数之发起而市民从而附和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