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1944-1948我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的伤亡都不少,但是我们的优势是天上没有危险,有制空权了,地面作战还有战车配合,官兵士气很高昂,打起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纪念密支那胜利,特地为我们每个官兵发了一套呢子军服,我们起名叫罗斯福呢。

    不久命令下来,我们奉命由印度的雷多向缅甸进发,目的地是缅甸的卡马英一带,之前是日军十八师团部的所在地。

    公路还没修完,我们就在野人山里爬来爬去,野人山有六万多平方公里,直到我们也参加反攻的时候部队还在野人山转。没有公路的地方,就得步行,还要过沼泽,挺困难。

    有一天傍晚正下大雨,碰到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河流,汽车过不去,部队只好停下来,但是还必须走这条路。我们广东兵都会游泳,学生大队没有工兵,我们就自动组织救援队自己当工兵,每个人都有把缅刀,砍几棵树,架了小桥,拉上树藤,不会游泳的就扶着栏杆全部通过了。

    我以为到了卡马英就开始分配下连队了,心想这回就有仗打了,结果还不行,二十二师正补充兵力、补充弹yào整休呢,准备打下一场战斗。

    第五节 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1)

    第五节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

    到了卡马英后,西安教导团和重庆教导团也到达了,还是分到驻印军这五个师,二十二师学生大队原来只有两个中队,现在是四个中队了。

    原来的大队长辎重营中校营长武文秀没有跟到卡马英来,因为在雷多还有很多骡马辎重器械需要照料,大队长职务改由师部上校参谋主任赵照担任。

    六十四团少校团副沈九高担任一中队长,黄埔十四期、六十五团少校团副张速任二中队长,黄埔十三期、参谋处作战科长黄锦华任三中队长,黄埔十三期、军特务营张营长担任四中队长。这四个中队长,两个是黄埔十三期的营级干部,两个是黄埔十四期的,这些人后来到东北都做了团长、副团长。

    我在二中队,中队长是张速,一九四六年到东北时,张速已经是中校营长,上面要提拔他当六十五团中校副团长,他不干,宁可当中校营长。副团长没有实际指挥权,他不喜欢当助手,宁可等待。

    在卡马英训练了有一个月,闲暇时跟老兵聊天,对二十二师了解得更多了,我们学生兵爱问,小知识分子总有一种憧憬,看到战事发展得比较顺利,老打胜仗,胜利在即了,就对未来有种向往。

    一般的士兵没这样多想法,让干啥就干啥,就是打,为争夺一寸土地一棵大树,他们都肯付出生命。一直打到家乡去,收复家乡家人团聚了,该种田种田,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

    区队长、中队长都是带着血战昆仑关那种胜利的余威来远征的,也都经过第一次远征失败、爬过野人山,这种干部有个特点,很自信,非常执著,不打拉倒打就非要打胜不可,士气很旺盛、斗志很旺盛。当排长的全是这帮老兵,这时刚分到二十二师的黄埔十八期就只能当副排长。

    孟拱河谷一带小城市很多,全部是二十二师和三十八师打下来的,对面的日军有五个师团,第二、十八、三十三、五十五、五十六师团,有十多万人,尽管打一个地方就拿下一个,我们的伤亡也比日本人小,但打得很不容易。战争就是这样,你占领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都得流血,没有说没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就能占领的。

    因为部队在休整,训练比在雷多时轻松了许多,我们住在原来日军十八师团筑建的营房,都是很大的二层楼竹棚,也省了许多劳力。

    晚饭后到晚点名前这段时间通常很悠闲,我和卓干成经常在附近散步,去一条小河里洗澡,附近就是森林,都随身带着刺刀和手榴弹。

    第五节 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2)

    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