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郭四根(第1/2页)  大酒店的风花雪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郭四根</p>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珠江三角洲。</p>

    郭四根合上书本,想让发涩的眼睛歇息一下,发现当值的民警小林竟伏在柜台睡死了,鼾声像低空盘旋的轰炸机。他轻轻上前,用手捏成手枪状,用食指当枪管戳戳小林的鼻子:“不许动!”小林连眼也没张开,说梦话似的:“你开枪吧郭所长,但不要打要害的地方,打屁股,打小腿,都行,让我在高级病房美美地享受几天,又美美地尝尝当英雄的滋味好了。”郭四根说:”我不是匪徒,打死你你也立不了功的;快别睡了,让别人看见影响不好。”小林说:“如果不是看你在这里看书,我打个盹也不敢啊。”说完,他坐端正身子,揉揉眼睛,睡态消失后又是一副等着冲锋陷阵的样子。郭四根走近自己的办公桌,打开抽屉拿出一支五四式手枪,掖在武装带上,走了出去。</p>

    二层楼的锦岩派出所是一幢七十年代的旧建筑,坐落在知更山的山腰,一条简易公路愁眉苦脸地在门前蜿蜒而过,比起山脚那座永远灯火辉煌的十九层高的锦岩酒店,和南边那片庞大的新兴工业区,这锦岩派出所实在太像个孤寂的小寺庙。夜雾正从山顶扩散下来,近处的路灯都昏黄着睡意。只有山脚的酒店,工厂基建区和二十四小时车辆川流不息的通向澳门的国道,那灯光连成线,或连成片,五颜六色地熠熠生辉着,似乎半点也不受夜雾的影响。</p>

    锦岩派出所一直管辖的是这座海拔300多米的知更山。它是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龙水县海拔最高占地最广的山了。以前,山背后有全省出名的大型猪场,山的四周有五十年代建起来的地方国营农场,许多零星四布的场员自建的小村落,甚至更远的一个集市,都是他们的地盘。那时,可能是派出所最风光的时代了。但后来,锦岩酒店建起来,许多国营农场的场员变成了酒店的员工。酒店有庞大的保安队,派出所的几个民警,渐渐变得无足轻重。酒店开张后,管政法线的范副县长就下过指示,没有他的手令,任何公安单位也不能进酒店检查那里的桑拿部、歌舞厅和客房;就连东面的工厂也有了完善的保安队伍,这一切使锦岩派出所变得有点可有可无,鸡肋似的。郭四根从部队转业时就被分配到这里。他本来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出身贫苦的他对生活本来就没太多的苛求。但每次俯瞰那座宫殿般的大酒店,也渐渐有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全派出所的七个民警士气也很低落,他知道大家都盼望着有大案在辖区发生,好让他们的枪枝、警棍和身手可以派上用场。平时大家都爱发些像刚才小林那样的戏谑的牢騷,郭四根口里不会批评,心里也觉得这未免太消极了。</p>

    这时,一辆白色的小轿车从酒店前廊驶了出来,没有沿流金湖边那条竖满漂亮灯柱的水泥路向南,却反常地折向北面,向着山腰派出所的方向驶来。因为门前这条路白天也少车,它一直很僻静,翻过山后才有零零星星的农舍,沿着这条坎坷窄小的路,要走很远才能到达一个叫知更的小圩镇。小车爬坡爬得很轻松,看得出是辆力水很足的好车,从外型看像是雅阁或者佳美,车里的灯是灭了的,看不清谁在车内。车驶到拐角处,那盏由竹杆竖起来以警告旁边有悬崖的红灯的光线在光滑的车顶上画出一道弧状的美艳的反光。很多年后郭四根回忆起这一点,都觉得那是一个神秘的预兆,那道血色的弧光像一句无声的谶语。他的命运就是从这一刹那开始改变的。</p>

    郭四根马上退回屋内,命令小林:赶快截停那辆白色小车。当小林拿着对讲机,跑到屋外,小车已经驶到了。郭四根躲在墙根的黑角观察着动静。小林把车截停后,司机先熄了车头灯,然后开了车内灯,把窗玻璃摇下来。小林说,没什么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