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月下对酌(第1/2页)  唐门师姐在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阳城内牡丹娇,洛阳城外二水桥。黄金白璧买歌笑,六扇门中寻旧由。”唐一笑看着这四句诗,可看到第四句时便有些脑袋发懵,“六扇门不是明朝才”

    “明朝?”以李白的耳力,自然听清了唐一笑的话,可就是因为听清了,他才更是糊涂,“明朝是什么?六扇门同这个明朝有什么关系?”

    完了完了完了,说漏嘴了!

    “明朝就是”唐一笑急出了一脑门子汗,突然灵光一闪,嘴里开始跑火车,“明朝就是大明宫建成以后的嘛!你看本朝历时这么长,从大明宫建成之后到现在就有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以来,皇帝不都是在那儿执政嘛,我是为了好区分”

    这解释也算合理,何况李白又不是先知在世,哪里能知道未来还有哪些朝代,唐一笑跑的这趟火车,算是在李白这里勉强蒙混过关了。

    李白本也不是计较之人,方才之事全然抛在脑后,接过话来,“所谓六扇门,指的该是贞观年间刑部名义上为清理天下绿林贼盗c实际上是为控制江湖所设之部。《崇玄署录》中曾载,此部名为刑部密部,是在崇玄署被废后,太宗秘密组建之替代品,因其处所所设六扇门,故时常以‘六扇门’代称。然高宗时,便被武氏女解散,此后再无六扇门一说。”

    有一个学识渊博的李白在身边,简直就如有一部移动的百科全书,若是没有李白,唐一笑想要查到铜面大盗的蛛丝马迹,只怕是难如登天。

    “自几十年前便无六扇门,这因由竟是几十年前的不成?可几十年前的旧因由又怎么会牵扯到这三桩毫无关联的案子?可若真是”

    唐一笑正想得满脑浆糊,烦闷得很,李白却洒然一笑,拍拍唐一笑的肩膀,“丫头丫头,这大好的月色,你却偏偏要在这里想破头,不如趁此月夜与我一醉,明日事明日再了!”

    “也罢!我去拿酒。”唐一笑也是个豁达的,虽然因为毫无头绪而心中烦闷,但一听李白既然如此说,肚子里的酒虫也被勾得厉害,二话不说便到梨花树下挖酒去了。

    自从这几日和李白小酌了几次之后,唐一笑凭着在另一个唐朝里磨出来的见闻,和唐门内功附带的解毒解酒属性,已经荣升为李白的百余位酒友之一。

    二人坐在院中对饮,推杯换盏,不过顷刻,已是小半坛酒下了肚。好在两人酒量都好得很,这酒只助兴,却非买醉,更未乱了神志。

    “李叔,今日颜大师所说未尝没有道理,我看不如明日便寻了,解了的药力吧”

    这话在唐一笑的心里已经闷了一路了,却是此时方才借着酒意说出,可像她这种人,说了的事,就是在心里认定了的。

    李白仰首,酒到杯干,白衣广袖,月辉漫洒,一派潇洒风流,愈发地坚定了唐一笑心中的想法。

    “我这一生,从不轻易许诺于人,可答应了,就必须要做到。当初兄长自觉处境危险,便飞鸽传书于我,将你母子二人托付给我,可没想到我还是晚了一步,不仅大嫂蒙难,你也被下了毒,若不是蒙孙老出手,我便要失信于人,愧疚一世。你既入京兆府,便是入了李贼的眼,如此这般,某又岂能坐视不管?如此乱世,任你一人,百年之后,我又哪里敢见兄长?!”

    李白一诺千金,所以当初为李眠卿续命两年,所以现在不肯解,所以宁愿隐姓埋名,也要保护李眠卿。

    “可你是李白,是一生疏狂诗酒剑的李白,是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李白,不该是现在这般隐姓埋名!当初你服下之时,我并未想太多,可自长安到洛阳一路,我才如此清楚李白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谪仙之名,于这大唐天下,亦如明月皎皎。我原本便想为你寻一株,今日颜真卿提及他便有一株,这岂非是天命吗!?”

    “天命?!天命为何?自我生之日始,天命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