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丰臣秀吉(第1/2页)  沈惟敬——为君谈笑定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惟敬郑四赵士祯惹下又解决了的这桩麻烦,约是明万历十八年春夏大明国北京治下一件琐事。但与此同时,在大明东方海波千里之外,却正在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将掀起的滔天巨澜将淹没无数的州郡、城市、无数像沈惟敬,陈淡如这般的平凡百姓的生命潮水,也将被这巨澜冲击,改变方向。

    若随着季风,从大明北京城东一路东行,越过低矮的华北平原,爬上胶东半岛丘陵,再凌越波恶的黄海怒涛,就来到了遥远的日本国,也就是当时人所谓的倭国。是夜,也就是阿香为郑四与赵士祯设下金兰宴的那一夜,日本北陆小田原城之外,一座新筑的城堡内灯火通明,一队队身着印有三片桐叶家纹的武士警戒巡视,一片肃杀气氛。

    这是一座典型的战时倭城,从沉重的木构正门去到主人所在之本丸,要通过有曲折而复杂的通道,这是经历无数战乱后才定型的建筑样式,通道上会越过三之丸,二之丸,这都是拱卫主公的子城,冗长的通道尽头,则是防卫最森严的本丸,也就是主城。

    小田原城中的百姓军民惊恐望着这座横空出世的巨城,他们知道,有二十万兵马以此城为据点,围困了小田原,小田原虽称不破之城,但如今就像围猎中不断失血的巨兽,迟早要倒在围猎者锋矢之下。

    战时倭城的本丸内外似是两个世界,城外剑拔弩张,城外却弥漫着城主特有的奢华与浪漫。

    本丸高十丈,拔地而起高约一丈全用巨石砌成石基,石基之上,是可容300人共同宴会的议事厅,由于能容五百张榻榻米,又叫百席。而今夜的议事厅,四面点起了燎火照得通亮。

    大殿正中是高约一尺的高台。高台之下,约有四十个穿着各色锦衣礼服的武士,他们分左右两列,像旗子一般方方正正地分布在台下,毕恭毕敬地行跪拜之礼,叩拜时,他们的前额几乎贴到了榻榻米上。

    端坐在高台之上的是一个瘦小的老者,面容像老农,又有点像猿猴,身上却披着华衣锦服,身后是一个巨大的木制桐叶家纹。这老者,便是行将统一日本六十六州的关白丰臣秀吉。

    匍匐在他面前的,是为他驱驰征战的家臣和已经臣服在他脚下的敌人。自应仁之乱起,至丰臣秀吉成人时,日本已在战乱与厮杀中沉沦了一百五十年。人人都盼着一个盖世英雄能够一统天下,终结这倚强凌弱,亲族相残的乱世。日本人将这样的人称作天下人。一百五十年来,第一位天下人应该是织田信长,这人十七岁起运,以三郡之地起家,东征西讨成为拥兵数十万的霸主,一时人望无两。彼时,秀吉不过是织田信长帐下一名小兵。然而风云变幻,这小兵竟成了第二位天下人。

    秀吉从一个贩卖针线的农夫之子开始,自遇见主公织田信长而起运,本以为会在百战之后,以一城之主了此一生。不料神佛却对这个连武士之名都没有的小兵有特别的眷顾。万历十年,也就是日本天正十年,织田信长突然被部下明智光秀所弑,秀吉为主报仇,于天王山大败光秀,渐收天下权柄。自发迹市井始,足足用了三十年,让整个日本都匍匐在他的脚下。

    一路上,当然有无数不臣之敌。先是刺杀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然后是原先同袍柴田胜家、再后来是主公信长之子信雄与东国第一弓德川家康、一战又一战,接着是四国的长宗我部氏、越中的佐佐成政,然后是日本极南之九州岛津氏。这三十年,丰臣秀吉似乎在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中度过,每次短暂的和平,都只是下一场战争的间歇。三十年间,他从这一个战场奔赴下个战场。渐渐地,而那些没有臣服的敌人,或在战阵中被斩杀,或在投降后被勒令切腹,或像德川家康一般,被降服成了账下之臣。

    如今,战国时代最后一个不臣服的割据者是日本本岛极北的北条氏,丰臣秀吉勒令治下诸国守将募兵二十万,大会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