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6-抉择(第1/3页)  忘忧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庄周的话一字字一句句传入李适之的耳中,涤清他的精神、他的灵魂,清晰他的认知。

    他的灵魂仿佛一下子离开了身体,飘然至半空中。

    庄周也仿佛与他一起,化作两道光芒。

    这里是莒国,是东夷之人,外面是楚国大军,里面是哭泣的老弱妇孺。

    一个被落石击中下半身的妇女,模糊的血肉,时断时续的呻吟,一个哭泣的小女孩。

    庄周问:“何人可救她?”

    “医家可救。”

    画面拉伸,还残余着燃烧的火焰的战场,金铁交加的声响,节节败退的莒国军队。

    庄周问:“何人可救之?”

    “兵家可救。”

    又延至城中,败坏的秩序,趁机偷盗抢掠的贼人,哭喊着尖叫着的老弱妇孺。

    庄周问:“何人可救之?”

    李适之沉默了一会,开口道:“法家可救。”

    画面再转,偏远的深山,愚昧的人们,还有残忍落后的医疗手段,以及嗜血邪恶的祭祀。

    庄周问:“何人可救之?”

    “儒家可救。”

    画面再转…

    …

    “这天下之大,九州之广,岂可一言以蔽之。倘若有神,能解救众生于苦难之中,自是千好万好。然而神亦无法解救人的欲望。天道运转,自有其规律,人道死生,亦有其命运。不贪欲,天下便可富足;自然无为,万物便将自化;清静不扰,百姓便能安定。”

    “那便是袖手旁观吗?”

    “道是覆载万物的,浩瀚广大的。以无为的态度去做就是道,以无为的方式去表达就是德,爱人利物就是仁,融合不同的就是大,行为不标显乖异就是宽,包罗万象就是富。万物乃一体,死生便同状。

    万物不足以搅扰内心才是清静。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乃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的极致,乃是万物的本原。心神休静便空明,空明便得充实,充实便是完备。空明便清静,清静而后活动,活动而无不自得。清静便无为,无为便任事各尽其责。无为便安逸,安逸的人不被忧患所困扰。”

    二人又飞升至茫茫天地间,万家灯火,万户炊烟,时时刻刻都有人出生,时时刻刻也都有人死去。

    “你看到下面的景象了吗?天地间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

    人的死生是必然而不可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般,是自然的规律。

    这就像天与人的关系一样,天和人是合一的,不管人喜好或不喜好,都是合一的。不管人认为合一或不合一,它们也都是合一的。”

    画面又回到最初倒在地上的妇女与小女孩旁。

    “那便任她们去了?”李适之有些颤抖地问道。

    庄周并不回答。

    李适之沉默着,手亦随之颤抖着,心思百转千回,在一刹那,他几乎就要被说服了。

    忽然间,李适之转过头来,看到了庄周的幻影,那道幻影如此明亮、清澈,仿佛如此符合天道。

    然而那道人影的面孔上,代表着眼眸的位置,虽然仍是十分明亮,但亦如天道一般,不带半分情感。

    就宛如一盆凉水,直直浇了下来。

    李适之摇头道:“不。”

    庄周问道:“那你要救她们?”

    “也不是。”

    “那是如何?”

    “与我亲近的、熟悉的,我愿意相助。与我疏离的,我不愿管,也管不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