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过年(第1/2页)  重生九零年代当个富二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东海县的习俗是祭灶神。

    林燕家的灶台靠墙那面贴了一张灶神的彩色画像,苏玉萍早早就将一勺红糖熬好,再把一点点糖汁涂在灶神的嘴上。

    “妈妈,为什么要涂在灶神的嘴上啊?”林燕端着一叠水果糖,这是要放在灶台上,孝敬给灶神爷的。但其实也就放一天,明天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这是为了甜灶神爷的嘴,请他不要把坏话传出去,让上神们知道。”

    林燕嘟嘴,其实后面就没有了。大家越来越简化过年的习俗,可能其他地方还保留着,但东海县的年味是越来越淡,对过年没有了期待感,也就春运最能代表春节吧。

    像现在,小孩们都盼着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平常吃不到的零食,还有压岁钱,还能放炮竹。以后的小孩不愁吃不愁穿,手里不是智能手机就是ipad,根本不在意今天是不是春节,是不是过年,因为这和平时没什么区别。

    农历二十四,一大早苏玉萍就将林燕叫起来,不让她睡懒觉,因为要开始扫尘了。所谓扫尘,其实就是大扫除。林海新帮忙打扫屋子,将角角落落里的蜘蛛网啊c灰尘都打扫干净;苏玉萍拆了被面c帷帐,洗了床单,晒了被子;又将碗碟拿出来大清洗。林燕在一旁帮着递个抹布,送个拖把,再倒个垃圾。

    二十五是做豆腐,但其实现在家家户户很少有人家自己做豆腐,都是去集市的豆腐坊买的。不过还有其他活动,那就是捕鱼c分鱼。东海县靠近东海,村里隔开各自房屋的除了道路,就是一条条小河沟。小河沟了在春天的时候,买了鱼苗放养起来,到了冬天,鱼苗都长大长肥了,村里的男人们就穿着特质的防水服饰,举着渔网开始打捞河里的鱼。有肥美的鲫鱼c花鲢c个大的草鱼;家里的女人孩子就拿着菜篮子c大木盆装鱼。还有一路尾随的别人家的孩子,看见鱼上岸了就叫啊c笑啊c闹啊,盼着去自己的河流里打捞。捞上来的鱼,有的做成咸鱼,有的就现杀现煮,讲究的就是一个年年有鱼(余),所以除夕的年夜饭上,东海县的家家户户都会有一道红烧鱼,图一个吉利。

    二十六是炒花生c炒瓜子c蚕豆,这是过年的零食,也是年货的一部分,都是自己种的坚果,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几户要好的人家放到一家,各自拿着柴火c干货聚到一起,一个烧火,一个上灶动手炒;还烫手呢,小娃娃么就急不可待的伸手去拿来吃,烫了舌头也不怕,香啊!东海县的馒头,其实是有馅的,北方人就是包子,苏玉萍调了青菜香菇的c自家磨的红豆馅c萝卜猪肉的,做好后往锅里一蒸,那香气,老远就能闻到,馋得林燕都从胡家跑回来了。

    二十七是蒸糕做馒头,东海县的蒸糕,就是年糕,先将糯米和白米按照一定比例泡满24小时,然后放到大灶上隔水蒸,等蒸完抬出来,倒在准备好的芦苇席子上铺的白纱布上,热乎乎,软绵绵,粘上白糖,又软又糯。

    二十八是洗澡,洗去身上的一年的晦气,盼来年事事顺心顺意,平平安安。现在一般家庭都没有热水器,要么就煮一大锅热水,在家好好洗净;要么就去镇上的澡堂子里,洗个畅快。林海新就带着老婆孩子去镇上要了一个单间,让苏玉萍和林燕好好洗了个澡,自己就去公共浴室冲了一个澡。林燕想,好在这个是一个人一个龙头的冲澡,要不然她可宁愿在家洗,太不卫生了。

    二十九就是祭祖,到这一天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就回来的差不多了,大家伙带着对祖宗和往生亲人的感恩和缅怀之心,一起去墓地拜祭。

    大年三十就是除夕了。

    三十那天,林海新买了春联,和林燕一起欢欢喜喜的贴到了大门上。龙年共庆辉煌日;蛇岁同奔锦绣程。看着这幅春联,林燕觉得特别符合自己家的情况,她就是回来带着全家一起奔赴锦绣前程的!虽然她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