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国之柱石(第1/2页)  明朝老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城,武英殿内。已是三更。

    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迈着沉重的步伐,不断将各地的疫报搬到御案上。皇帝朱由崧,正一份份的翻阅。

    内阁五位大臣,均在首辅魏藻德带领下,静静的站在一侧,新进内阁阁臣张煌言也列在末尾。

    朱由崧翻阅的速度极快,每份疫报都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了,朱批在手,下笔如神。

    “苏州、凤阳、应天、扬州、河南各府,此前按照徽州知府张居峥献上的新药之法,疫情缓解,即将消除;”,朱由崧疲惫的面庞展露一丝微笑,赞叹道:“各地藩王及世家、官员疫病严重,想不到这张居峥又能献上精炼药物之法,目前福王等诸王已经痊愈,各地世家、官员及胥吏也都获救,此人对我大明乃是大功啊!”

    魏藻德睁开眯着的双眼,抖起精神出列道:“万岁所言甚是,听说这张居峥及早召集徽州当地三百名医,群策群力、潜心研制新药,终于在一个叫宋明的医者手中研制成功。张居峥可算得上未雨绸缪、行之有效的好官!”

    其余阁臣纷纷上前,对张居峥一阵夸赞,新进阁臣张煌言也对张居峥称赞其“良善”。

    王承恩半眯着养精蓄神,没有丝毫言语。

    朱由崧威严的扫视一眼御案下众阁臣,突然冷笑道:“这张居峥有大才能,你们也是夸赞有加,但是朕有疑惑,为何这样的大才,居然遗落徽州一地十余载。难道是先帝在位之时,对其有打压之意?”

    魏藻德一干人,顿时语塞,冷汗直出。魏藻德惶恐道:“万岁,可不敢编排先帝啊!”

    “啪”

    朱由崧将疫报摔在御案上,冷声道:“先帝,朕自然不敢编排,那你们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王老儿,念给他们听。”

    王承恩出列,从袖口拿出一个本子,念叨:“张居峥,崇祯十年榜眼,同年入翰林院编修,三年擢升修撰,又一年,任詹士府右春坊,同年获罪先帝,入上府徽州任同知,累年擢升徽州知府,至今已有十四年之久。十四年,徽州无一处造反及流民发生,政通人和、税钱增盈。”

    合上本子,王承恩站了回去,继续半眯。

    朱由崧手指轻点御案,声音如玉珠落盘,声声入耳。

    “魏藻德,解释一下,为何这样的人才,没有入了我朱由崧的眼里!”,朱由崧语气森严,不容置喙。

    被点了名,魏藻德瞬间大汗淋漓。他都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了,历任崇祯、皇祁两朝首辅,十二年大权在手,是最适合被问话的对象。

    魏藻德想了想,恭礼道:“启禀万岁,张居峥年年考核中上,至于为何多年没有晋升,乃是他秉承谦让美德,这一点整个南直隶都是褒赞有加!还有……”

    “狗屁!“,还没等魏藻德划水完毕,朱由崧就大骂道:“你也是两朝首辅了,这样的狗屁道理还能拿出来说。谦让?因为这,就将我大明朝国之柱石的人才,丢到地方,如弃如草芥?我看你这个首辅是当到头了!”

    朱由崧的怒气很大。十年亲政,郁郁不得志啊。

    魏藻德两朝首辅至今未退,思想愚钝、私心又重,要不是为了朝中稳定,说什么也要将他罢黜。

    近些日子,朱由崧每每想到帝师潘金銮愤然辞官的场面,他就十分忍受,朝中老迈愚钝之人何其多,估计也就新进的阁臣张煌言还算得上是新鲜血液,毕竟同为一师,好感是天然的。

    “张卿,你来说道说道,张居峥为何十多年来受制于一府之地?”,朱由崧将目光看向张煌言,深沉问道。

    张煌言头皮发麻,顿时明白了。

    “原来皇帝是借题发挥啊。朝中老臣众多,皇帝这分明就是要我为他手中开刃之刀,要劈出个朗朗乾坤啊!”

    张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