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留下(第1/2页)  秦相李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斯却没有察觉到张杨的变化,还在盯着韩非看,不由得做了一个决定。

    不走了!

    对,李斯决定不走了,因为韩非来了。

    李斯之前读过《尚书》,读过《商君书》的残卷,甚至看过申不害和慎到的一些文章。

    商鞅重法,申不害用术,慎到凭势,皆是法家的代表,但李斯总感觉少点儿什么,如今见了韩非,通过其寥寥数语,李斯明白了。

    李斯缺少的正是韩非对法c势c术三者的融合!

    韩非与李斯不同,他出身韩国公族,是韩王歇的儿子,教育资源丰富,从小便研读黄老之说。

    而李斯,之前只是识字,读过一些大众文章,对于各派学说根本不了解。

    李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就是在兰陵学馆的这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学了儒c道c法c兵c墨各家的学说,并最终选择了法家。

    尽管李斯勤学苦读,但用四年所学与韩非二十年所学相比,还是有所不足。

    而且,李斯从韩非刚才举的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来,其才华跟自己相比,只高不低!

    李斯虽然有傲气,但绝不嫉贤妒能,当他感觉韩非在法家学说的研究上,要比自己更加深刻的时候,他决定了,要留下来!

    坐在上首的荀况,见讲堂之内,再也无人出席与韩非理论,知道自己的这些弟子已经被比下去了。

    稍稍有些失落之后,荀况又有些高兴,因为,眼前这个将其他弟子比下去的韩非,马上就要拜自己为师,也要成为自己的弟子了。

    刚才的过程,荀况全都看在眼里,对韩非的理论学说,还是比较肯定的,尤其是他自己就主张实事求是,法后王。

    只是唯一可惜的是,韩非口吃,在分辩上,似乎很是吃亏,不过今日幸亏有李斯在,帮他解了围。

    想到这里,荀况又叹了口气,原因无他,只是他突然想起来,李斯马上就要离开学馆,离开兰陵了。

    四年的师生情谊,再加上李斯的才华,荀况对他非常的欣赏。

    再有一点,荀况年纪大了,这一离别,恐怕便是永别了。

    人一老,别管是乡间的耕夫,还是名震天下的圣贤,总是希望自己亲近的人,能待在自己的身边。

    若是李斯不走,能够和韩非一起进一步研究法家学说,荀况敢肯定,两人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可惜,一个刚来,一个又要走,难道就这么不凑巧?

    荀况在心中感叹了好一阵,这让站在下面的韩非有些不知所以,刚才虽然在李斯的帮助下,胜过了其他人的诘难,可是荀况没有发话,韩非就心中没底。

    毕竟在刚才,韩非所举的鲁国逃兵的故事,确实是损了孔夫子,这要是荀况较真起来,拒绝自己,那不就白来一趟了吗?

    就在韩非忐忑不安的时候,荀况终于开口了:“韩非你是韩国公子,身份超然,我这兰陵学馆一向是有教无类,在学馆里,可没有什么王侯将相之分。”

    韩非一听,自然是明白了荀况的意思,赶紧作揖道:“弟子明一一一一一一明白,以后非便吃一一一一一一吃住皆在学馆,与其他人等无一一一一一一无异。”

    其他人一听,不由得撇了撇嘴,他们大部分倒是住在学馆,但是吃在学馆,可不是所有人都享有的权利。

    韩洪有这个待遇,那是因为他给学馆交了大量财物;张杨也有这个待遇,那是他在学馆多年,资历最老,做事最多,是他应得的;李斯也有这个待遇,那是因为他写的一手好字,帮先生刻了不知多少许的竹简,先生特许的。

    而如今的韩非,一来便说要吃在学馆,这在其他人看来,实在是不知好歹。

    只不过当事人韩非不知道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