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授艺(第1/3页)  故国神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延陵腰系长剑,因为他一直自诩为剑客。

    然而事实上他远远谈不上一位“剑客”,如今整个中楚可以称之为剑客上宾也不出于“十大名剑”,据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见过其中六柄名剑,即使是如今的幽州穹楼中,也仅有两柄名剑,赤霄与寒蝉剑。

    李延陵说他终有一天要将这两柄剑系于身侧,招之即来,呼之即去,人生至意,何其快哉。

    而他现在却是快穷得连个包子都买不起了。

    “天啊,剑客居然也有挨饿的时候?”李延陵想想不由摇头,这年头风光的人可以过得很风光,而有的人看似很风光,却终究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李延陵便属于后者。

    他抬头一看,徽州府三个字便映入眼帘。自古徽州出笔墨,文人名士皆以能用徽州笔墨c宣州纸砚为傲,自引为名士风流。李延陵一直以来都对这些文人逸士嗤之以鼻,不屑与之为伍,他眼中的文人一直都自诩饱读诗书,实则大多都是欺世盗名,不足道也。是以,他从来都对那些圣贤经书,不以为意,也从来只读些稗官野史,不走经纶大道。

    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于其对于徽州的向往,徽州自古以来文人辈出,不乏有诸多学富五车而又经世致用之人,例如当朝太师庄揣,便出自徽州官宦世家,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年近古稀的当朝太师自辅政以来,便再也没有回过徽州,古人所云的人之大幸,衣锦还乡却也没有在这位太师身上得见。

    李延陵随意找了一家小摊,点了一道臭鳜鱼和毛豆腐,都是当地便宜的小吃,另一个原因便是他实在是囊中羞涩,无以为济,只有吃点小吃填饱肚子。可饶是如此,李延陵也已是坐吃山空,空空如也了。不过深知李延陵的人也知道,他从来都是如此,吃了一顿是一顿。

    稍微填饱肚子之后,李延陵还仍自回味这两道名小吃的味道独特之处,便是隐于市井,百姓之味意浓。倘若处于高阁酒楼,怕是体味不到这两味小吃的精髓。说来也算稀松平常,李延陵的从小便出生于新安河畔的一户家道中落人家,离这徽州府不过百里之程,但是却是从来没有来过此地。直至年至及冠,他才有这机会来这徽州府看上一看。说来这李延陵也算有家中底蕴,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其父却一直督促其进行诗画进修,可是后来连惟一老父业已过世,可怜家中便更是一贫如洗,他也一直不断变卖家中值钱物品,散了家仆,一个人便出来闯荡江湖了。说来这还得源自当初其老父给他请的一名武艺粗陋的武师,这名武师也只教 了他最基础的打桩及拳脚,本来是用以其强身健体之用,但是其却大为上心,可幸其在习武一途上也还算有点天赋,其父也便没有再限制其年轻佩剑,只觉此子如若真能习武有成,以后即使不能入相,若能出将,亦是不错,也算聊以慰藉。虽然连他自己都觉得他们这不知名的新安河小镇出一名将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几百年来,也不过是些地方小吏,又如何能出封疆武将,位极人臣?

    李延陵也根本不在意这些,自小他便与一从孩童不同,思绪想法极为天马行空,即使是其尊父遗愿,他却也未曾将其放在心上,只觉自己之路便只有由自己走,父亲之所想虽然合乎情理,但是却无法让他心服口服。

    思绪流转之间,他便已然来到了黄山脚下,这黄山也是声名远播,除却其天上四景——奇松c怪石c云海与冬雪之外,还听闻这黄山群峰之间有一座莲花峰,而这莲花峰上便有一座青莲剑宫,这才是李延陵来此的真正目的。

    青莲剑宫在天下众多门派势力之中不算顶级,但却因为其上古守山大阵——青莲剑阵而名震诸山,是以连带着徽州府都为世人所知。青莲剑宫选徒极严,一般的俗家人士根本无法得入山门,是以这青莲剑宫人数极少,听说整个青莲剑宫也不过两百余人,传承却是已然百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