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开凿大运河 出征高句丽(第1/3页)  我们的唐朝岁月幽默白话全唐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说,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不是隋炀帝承包的,而是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吴国君王夫差就揽下这个活路了。

    可是,夫差倒腾此活路纯粹是以战争为主要目的的,由于当时的环境所限,夫差修了170公里就被越国突袭而身亡,工程从此搁置。

    不过,夫差为了打败敌人而作为水上运输物资的运河雏形却发挥作用已经一千多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隋炀帝竟然破天荒地接过夫差的接力棒,誓死把南北问题沟通好。

    地球人都知道,做大工程的没招到工人,是很棘手的事情。

    好吧,老大下命令了,四肢爬地也要玩命地干。

    于是,征集民夫的任务下发到了各级各类部门。

    谁会愿意去支持大隋帝国建设呢?当然,官大爷们并不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你宣传国家政策,那就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抓人。

    一天给你吃个半饱,为防逃跑,那好,把桐油拌到饭里给你吃,让你一泄千里。

    公元605年,京杭大运河工程队正式成立,隋炀帝任总指挥,皇甫仪任副总指挥,施工人数多达一百万。

    当时,全国人数达到五千万人,而隋炀帝的工程队人数占到百分之二,我想这也是世界之最吧。

    施工开始了,最先开凿的是通济渠,从洛阳西引水进入黄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为了风景这边独好,还种上了柳树。

    公元608年,总指挥杨广命令开凿永济渠,自此,北方的工程基本完工。

    公元610年,贪玩的杨广来到绍兴,一看只能坐马车去杭州,不行,一个字:挖,于是这条运河又延伸了八百里。

    杨广修筑运河,死了将近百万人,两岸白骨累累。

    更为奇葩的是,杨广不但不安抚死者家属,而且自顾自地去游山玩水,真是癞蛤蟆生蝎子,一个更比一个毒。

    挖好了运河,杨广决定利用运河运兵去教训高句丽了,此举遭到部分人的反时,但对于杨广来说,无疑是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俗话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能平平安安,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看来,杨广不是。

    于是乎,杨广pk高句丽的对抗赛打响了。

    先出兵的是高元(高句丽国王),这厮深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手段,但是在杨广看来这厮却是给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木炭你就造炮弹。

    此时的杨广先做了一番军事动员:高元小儿不听我的话了,为了我国的威严,谁取得高元小儿的首级,谁能升官发财。

    杨广许下的诺言,自然会有部分人愿意参军,加之连哄带骗捉拿拐尽数使出,一下子聚集了30万人的水路大军,任命汉王杨谅c上柱国王世积为大元帅。

    杨广看着浩浩荡荡的30万大军,心里呵呵一笑:“高元小儿,你就是那沸水锅里煮着的螃蟹,横行不到几时了。”

    但是,高元已经进攻到了辽西,这是杨广最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他意想不到的。

    杨广的此次出征可以用屋漏偏遭连阴雨来形容。

    公元598年6月,杨谅率领的大军迟缓走出临渝关,六月的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飘泼大雨,挡住了大军前进的方向。

    杨谅站在大军中间,看到的是最令人沮丧的场景。

    士兵们打摆子了,这是雪上加霜的事儿,战斗力全无。

    大军跌跌撞撞来到辽西,大军已经大量减员,剩下十分之一的士兵,如果硬着头皮前去迎战,那就只有被包饺子的份。

    看来,这是死胡同里拦住了驴,看你往那里跑。

    收兵才是万全之策。

    那就收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