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十一)(第1/1页)  陈溪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他缓过神来,脑海里便不断显现着他父亲那张期望的脸庞。这时,陈仁辉心中无比的痛苦,两行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回想当年,父亲因一句“各行各业将来需要的是有文化的人来管理”而受到陈演庭一伙嘲笑和排挤,曾一度让父亲对未来和自己充满了绝望,日子过得十分憋屈。

    全国恢复了高考,他父亲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陈仁辉在离家十公里远的镇上读初中,每星期六回家一次。学校条件差,一星期吃的菜都是从家里带去的;学校只负责把寄宿生交上来的米,按每人每餐四两的标准煮成饭,然后给每个班分好饭,分别用木桶盛好。到了吃饭,每个班便派两人把自己班的饭桶抬到教室,再分发给班上的寄宿生。学校的饭每顿都是新鲜的,陈仁辉吃的菜是自己家做的榨菜,腐豆腐和辣椒酱。这三种菜,陈溪村家家每年都要制作,是家里饭桌上的辅助菜,它们的保质期长达一年甚至更久。

    正因为它们的保存期长,才成了陈仁辉寄宿在学校里的必备菜。

    陈仁辉刚上初中这两个月来,在学校,每顿都吃这三种菜,过了两三个星期,每次大便后,pi眼是火辣辣的疼。饭比平时在家吃得少了!

    回到家,哪怕倒菜汤拌饭也吃的津津有味,陈仁辉这时才明白,每到星期六,上初中回到家的哥哥,姐姐,吃饭时使劲地往他们自己碗里夹菜,这些家常菜,陈仁辉在家都吃腻了,他们像是吃山珍海味哩!

    陈仁辉的饭量比在学校的大,等大家放下碗筷,把自己碗里剩的饭,全倒入饭钵,用筷子在钵里搅拌几下,端起钵,呼哧呼哧地吃起来。最后放下筷子,双手端钵,伸出舌头在钵的内面舔个遍。

    “把钵也啃了!”陈仁辉的母亲看着他呵呵地笑道。陈仁辉噗嗤一笑,才慢慢把钵放回桌面,眼睛仍盯着钵内,生怕遗漏了一滴菜汤。坐在一旁的陈思远眉头皱了起来。

    星期三晚自习课,陈仁辉刚好把煤油灯点亮(学校没有电灯,寄宿生自备煤油灯。)“仁辉!”陈仁辉心中一凛,望向窗外,父亲在窗口外微笑地看着他,他“霍”地站了起来跑出教室,见父亲手里提着当年大哥上学时用的书包,书包鼓鼓的。“中午,你娘炒好菜,装好,下午出工,我把它带到地里,下午收工了,我就赶过来。”陈思远一边说,一边将书包递过来。

    陈仁辉忙上前接过书包,直愣愣地看着他父亲。“快进去,我走了!”陈思远招了招手,转身离去。

    看着父亲渐渐地远去,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觉得手里提的书包沉甸甸的,慢慢转过身进了教室。坐在座位上,望着昏暗的窗外,他已静不下心来做作业了。

    离学校两里路远有顶木桥,每个桥板由几根圆木拼在一起。圆木之间有的间隙能漏进几个脚丫子。陈仁辉担心父亲过木桥有危险,毕竟父亲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唉!刚才我怎么没想到送父亲过完桥呢!哎呀!不行。他霍地站起来,冲出教室。

    “去哪?”班主任迎面走来问道。“匡老师,我送送我爸。”“送您爸?”“嗯,我爸刚走,我怕他过桥会出事,现在天又黑了。”“奥。”班主任微笑着说,“他有手电筒,我在校门口遇见了你爸。”陈仁辉返身进了教室,不知怎的,他感觉心总是悬着的。

    总算到了星期六了,陈仁辉觉得这几天特别长。下午放学后,他急匆匆地赶回家,院子里没有了父亲每天出工必须带上的那把铁锹,家里唯一的手电筒立在桌上,他心里就像块石头落了地。

    从此,每到星期三这个时候,他父亲就会出现在教室外的窗口,直到陈仁辉念完初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