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观太医暑(发重)(第1/4页)  第一女神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走吧,就当看看风景。”通过案宗,秦冉有几分猜测,不过事已过十年,她也不急着一时半会儿破案。

    案子看着没什么意思,可她想解开其中的蹊跷之处。

    比起城内,城外的空气格外清新,田坎上几个小孩嬉戏玩闹,发出铃声般悦耳的笑声,一只胖嘟嘟的小黑狗跟在孩子后屁颠屁颠的跑,累得直吐舌头。

    三人逛了会儿,跟着几只游完泳的花头鸭走向不远处的平坝,那里有几间农家小院。

    秦冉先两人一步拐进坝子第一间刷了白墙的农院,他们去时,门口正有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在翻晒干草。

    “姑娘,我们负责编纂京兆府一带各县县志,正四处核对信息,这位是张史官。”秦冉一本正经说着,侧身,指向山野一郎,他们三人中唯一一个看上去书卷气息浓厚的人。

    秦冉身后的山野一郎一脸茫然,靳左倒是淡定,仅不着痕迹撇了下嘴。

    山野一郎猜出秦冉的意思,只是反应没那么快,他来不及配合着点头示意,便听秦冉续道。

    “不知家中可有年长者,同我们讲些徐家庄的要事?”

    女子看着年轻,已梳妇人发髻,她瞅一眼这两男一女,略显害羞的回答道。“老公公在。”

    老公公即女子丈夫的爷爷,老人家干瘦,背有些驼,看上去倒是精神头十足,听孙媳妇讲了几人来意,便让她从屋里取了三个用篾条编成的类似褥垫的东西。

    见状,秦冉拿了十来个铜钱给他。

    “茶水费。”

    老头呵呵一笑,嘴里直说不好意思,手却顺其自然的接过铜钱,扭头,他向女子吩咐道。“快去烧水煮茶招待诸位史官。”

    寻常农家里闲钱不多,粗茶还能备上一些,主要是用于过年过节招待亲戚或者尊贵的客人。

    老头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坐下便开始说,他试图把附近大大小小的事唠个遍,秦冉时不时问上两句,他更加兴致勃勃,而秦冉来之前已看过地方志,她耐心听了半天主要想确定老头是否熟悉发生过的那些事。

    既然熟悉,她不能让他牵着她走了。

    “老丈,听闻十年前附近有桩怪事,一位四旬妇人突然于家中房梁自缢,可有此事?”

    “老婆子,这太阳都升到头顶了,你不赶紧带孙媳妇去地里给他爹俩送点水去?”闻言,老头朝她眨眨眼,朝屋子里喊一嗓子,把留在屋里的老太婆和孙媳妇都支出去了,他才小声说道。“有这事,我那孙媳妇,就是徐氏的外孙女。”

    徐氏死时,老头的孙媳妇徐娟刚九岁。

    老头其实也认识徐氏,她的死,他至今都觉得奇怪。

    因地好,徐家庄是周围几个庄子里收成最好的一个,徐家庄内大多数人皆姓徐,不少人都是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

    徐氏早年嫁给吴家独子,吴家算得上富农,家中有四亩良田和两亩林地,她孝敬公婆,又勤快能干,在吴家过得不错,可好景不长,吴家独子不久后病逝。

    亏得徐氏能干,再苦再累,咬咬牙也坚持了下来,她一面照顾公婆,一面抚育幼女,同时还要管理田地,徐氏还是个肯学的,后来学会养蜂,于徐家庄,吴家家境着实算得上殷实,尽管家中无年壮男子,可徐家庄无人敢欺负他们。

    徐氏一贯洁身自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公婆都谈她的好,她为人和善,邻里相处也十分融洽。

    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她没生出个儿子,反生了个不争气的女儿吴氏。

    提到吴氏,老头一肚子气。

    他觉得当着外人的面说亲家的坏话又不太合适,就憋了回去,挑了几句接着说。

    吴氏倒霉,年纪轻轻守了寡又不安于室,她把女儿徐娟交给徐氏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