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专辑制作(第1/2页)  承运华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到齐了也到中午了,朱圭直接说要请吃饭,把二饼宿舍的也叫上,一共八个人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学校后街。随便找了家川菜,大家就大吃大喝,喝了点啤酒,大家就敞开心扉了。二饼无意透漏了朱圭的“状元”身份,大家都惊呼不已,这几个人都看了央视的报道,没想到见了真人了,朱圭表现的很谦虚,直呼“侥幸侥幸”。大学舍友都是关系很亲密的,这些人以后都是要进入传媒行业的,何不直接拉近自己的团队,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吃完大家就各回宿舍了,下午体检,体检完了就该军训了。到了第三天军训开始,二饼跟朱圭的三个舍友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朱圭却去泰和麦田录制专辑了。原来朱圭前一段时间过于劳累,体检查出转氨酶偏高,说是不适合运动。这不是给朱圭机会嘛,朱圭也不浪费时间,就跑去录制专辑了。

    朱圭的第一张专辑选了10首歌,主打古风歌曲。古风歌曲有《兰亭序》、《那一世》、《是我在做多情种》、《长安忆》,《青花瓷》和《第三十八年夏至》。这些歌曲对嗓音要求比较高,朱圭的声音属于比较清亮的,再加上朱圭重生以来一致不断练习戏曲发音,所以朱圭才能驾驭这些歌。朱圭虽然没有正式学过声乐,但是嗓子还不错,再加上前世那些音乐选秀节目的普及,像《好声音》里面评委的点评都很不错,朱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后面4首朱圭决定安排两首摇滚和两首民谣,这张专辑里的歌没有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朱圭是想通过这张专辑引领时下潮流,在听众心里率先占据一个位置,毕竟你唱流行是比不过张学友和陈奕迅的。

    两首摇滚朱圭选的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两首都不算重摇滚。前一首算流行摇滚,后一首是民谣摇滚。最后两首歌朱圭定的是《逝年》和《当你老了》,《逝年》绝对是民谣理的遗珠,这首歌词曲平淡但是意境悠远,是绝对佳作。《当你老了》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词曲双绝。朱圭要通过这张专辑把自己一下提升到巨星的地位,所以这十首歌首首经典,而且在录制的时候,朱圭精益求精,反复尝试,并要求宋可他们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朱圭明白:你想得到多少,你就必须付出多少。

    宋可也很少见自我要求这么高的歌手,并且朱圭要求音响设备,制作编曲和宣传推广都要最高档次,宋可有些为难。

    “小朱啊,这么高的标准,这张专辑的成本会很高啊。当然我相信它一定能大卖,只是现在我公司资金并不是很富裕。”

    “我可以出一部分费用,就当是给这张专辑入股了。”,钱的事对朱圭来说都是都是小事。

    最后朱圭的首张专辑还是按照最高标准制作,朱圭自己掏了500万。虽然要求严格,但是朱圭录制的速度却不慢,因为朱圭本身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利用军训的25天时间,朱圭完成了所有录制,后期制作发行还需要点时间,朱圭就先回学校了,毕竟马上就正式上课了。专辑的事全交给了泰和公司,宋可他们肯定会很上心的,毕竟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回到学校,朱圭就变身饕餮,想要疯狂地学习跟影视制作有关的所有课程,可是现实给他泼了一瓢冷水。原来大一主要是基础课,像马克思理论,英语什么的,仅有的几门专业课还是影视鉴赏方面的。不过这也难不倒朱圭,他想尽各种办法去听高年级的课程,传媒大学在影视美术方面还是国内领先的。可还有一个困难,传媒大学专门的编剧课程都在金陵分院,京城没有,这可有些难度了。不过朱圭还是想到一个方法,去其他大学蹭课,北电啊,中戏啊都行。

    朱圭站在北电大门外有些踟蹰,看门的大爷好像有些严厉,不好对付啊。正发愁呢,看到不远处有两道亮丽的身影正准备往学校里进呢,朱圭仔细一看,这不是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