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立大志(第1/2页)  承运华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到后世美国文化侵占大陆市场,国内娱乐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观众对国产嗤之以鼻,朱圭内心就憋了一团火,不忍心华夏文化被忽视。后世朱圭内心有两大愿望:一是中国足球脱胎换骨,笑傲世界;二是中国文化开枝散叶,再度焕发勃勃生机。想到这,朱圭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自己重生回来,这么好的机会不能白白浪费。中国足球问题复杂,盘根错节,想要根治太过困难,但是自己可以为华夏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老天安排自己重生,自己就不能悄无声息地虚度光阴,钱财再多又能怎样,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才是大丈夫所为。俗话说“雁过留声,豹死留皮”,我朱圭重活一次,也要立于风口浪尖,把握华娱大势,哪怕不能青史留名,也要执着一把,看能不能力挽狂澜,改变人们对华夏文化的认知。

    思虑过后,朱圭一抬眼发现电影已经放了快一半了,现在朱圭的心思完全不在电影上。看着同学认真地看着电影,朱桂的内心前所未有的坚定,自己要做华娱领军者,引领华夏文娱事业对抗好莱坞势力,让华夏文化牢牢印在中国人心中,甚至走向世界,让世界都学习中华文化。2006年5月3日晚,朱圭17岁零35天,当晚朱圭立了大志向,从此华娱走向一条坎坷却又宽阔的光明大道。

    既然立了志向,就要为之奋斗,朱圭前世养成的理性思维飞速的运转起来。自己要引领华语市场困难重重啊,首先自己是无名之辈,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依靠,真可算是白手起家;其二自己势单力薄,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怎么在市场里搅动风云;最后自己的资金还不雄厚,虽然有些资金,但是在广大的娱乐市场中是杯水车薪,娱乐场就是金钱窟,没有雄厚的资金,自己的任何成就都只是沙滩城堡,一夕消散。

    怎么办呢?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简单,但是朱圭也没有任何退缩之意,那么就是一条艰难险阻之路,自己既然选了就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连几天,朱圭都在冥思苦想,二饼也发现了朱圭的反常,以为他是在为高考担心,不由得劝道:

    “龟啊,你学习这么好还担心什么,我比你差多了我都不担心,大不了复读从头再来呗,学学人家小平同志,三进三退的,人家内心都毫无波动。”

    “去去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还小平同志,我能跟本朝太宗比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怎么就不能比?”

    “出口成章啊,那你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懂我的大志向。”

    “你志向有多大?了不起想当皇上,你不是说你是朱元璋的子孙嘛,你家老祖宗可是当过乞丐和尚的。”

    “对啊,我可以学我祖宗啊。”

    朱圭其实是朱元璋的后代子孙,家谱里有记载。清兵入关明朝灭亡的时候,朱圭的先辈从徽州老家逃到了中原汝南,找了一个偏僻山村繁衍生息,后来村里人基本上都姓朱,村子也起名叫朱洼村,所以家谱才能传下来。二饼的一席话点醒了朱圭,自己可以效仿老祖宗朱元璋啊,刘伯温给朱元璋提出了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历来白手起家称王的只有朱元璋和本朝太祖,自己可以从古人的智慧里找灵感,华夏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仔细分析了朱元璋和的发家史,朱圭总结出了几个相同点:第一,前期为人低调,做事有分寸不张扬;第二,默默发展势力,建设自己的小团队;第三,一旦时机成熟,马上顺势而起席卷全国;第四,运气都不错。

    思前想后,朱圭也给自己定了个九字方针“高档次,广纳才,利滚利”。高档次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定要制作精良的作品,在观众心里竖起一个金字招牌,说直白一点就是求名;广纳才就是广纳贤才,有才华志同道合的人一定要拉拢扶植,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能给华娱界带来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