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 有风要起(第1/3页)  重生在199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张凳子,四张椅子,总共27,都在这里了,你看看。”

    打家具的交货日子。

    收了钱,找了零,木匠师傅说:“还有其他需要的不?”

    陈晓摆摆手:“暂时不需要了。”

    “那行。”木匠师傅用那黏糊的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说:“我铺子就在这里,以后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过来找我,不会拖你时间。”

    “好。”陈晓。

    到此为止。

    90年的板凳是实木的,份量很重,很结实,虽说造型不是很美观,但也用不着太美观。分三次搬回自己屋里,再算上这几天打的柜子,床,和桌子什么的加一起,这钱是花了不少,得有两百多,可这临时的家,总算是有家的味道了。

    在市场里又转悠几圈,用便宜的价格收来六台旧冰柜,很老式,但却非常耐用的那种。

    钱花的是差不多了,但这雪糕门脸,也越来越有门脸的味道了。

    下午最后一次用自己家的冰箱给娟姐打货,然后和王凯走路过来,打扫卫生,收拾铺子,跑工商局办许可证,准备材料,准备着明天的开张。

    外面鞭炮齐鸣,此起彼伏,这是越来越多的铺子开始营业。

    “铺子明天就要开张了吧,不搞个炮仗响响,图点喜庆吗?”那天那个瘦高个又来了,满脸笑容的站在门口,打着招呼。

    “王大哥,进来坐。”陈晓招呼着,搬把新打的椅子过来,说:“坐。”

    “不用,不用。”瘦高个摆着头,进来后就搁墙角那蹲了下去。

    这男人姓王,叫王光灿,做的副食产品,瓜子果仁那一类,铺子就在陈晓隔壁,县城里的人,领着一家大小开门做买卖几年,从县城做到了城市,在渔阳门这里泡了几天,租下来五间门脸,按照那位小卖部老板的说法,这王光灿就是运气逆天的那一类,五间门脸有三间是连号的,就是陈晓隔壁的那三间。

    这位置不说最顶尖,但整个渔阳门最一线的位置是跑不了的。三间铺子和一起,那叫一个敞亮。

    “这开门做买卖吧,位置特别重要,太偏了不行,人家看不见。太靠边也不行,人家还是看不见。这就跟自己上街遛马路是一个道理,走在大街上,一条街那么多商店,你眼睛会往哪里看?指定不能是两边的边角啊。”

    操这一口标准的地方口音,王光灿就蹲在那里。

    这年头把小生意做到他这份上,说精明肯定是有的,但又不像后来的大老板那样一身的老板的气派,如果非要用简单点的词汇来形容他的为人,那就是一个有着小商人头脑的普通人。

    的确就是个普通人,毕竟还没有接触到那么高端的社会层次,但精明和眼光他却是具备一点的,毕竟经验摆在那里。

    没有铁饭碗,没有固定的收入,怎么办?

    做生意,做不过别人,赚不到钱,怎么办?

    那就下狠心,那就瞎琢磨。

    稍微觉得有点可能的法子都要拿出来尝试一下,失败了,碰壁了,绕个路,换个法子继续往前走。这年代你上哪去学黄金分割线的原理来着,这都是几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滚出来的。

    能实践的不一定会理论,懂理论的不一定能实践。

    什么叫做理论?那都是从成功者身上总结出来的东西。

    这是没有给他机会,不然,陈晓有理由相信他能垂直起飞。

    “倒腾买卖这么些年,教训是有的,经验也是有的。像渔阳门这样把大家伙聚集起来的地方,以前还真没遇见过。以前那会儿,大家都是零散的,东一块,西一块。买衣去城西,打家具去城东。”

    “可把大家火聚集起来难道不好吗?就拿买衣服来讲,除了西边那带,家边上附近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