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九字战略(第1/2页)  筑梦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久仰李先生大名,今日不远百里而来,不知对末将有何见教?”

    李善长含而不露地一笑:“小人不过一介山民,在将军面前岂敢言教?”

    “那……先生为何来此?”

    “听说将军所向无敌,用兵如神,小民万分敬仰。一则,前来祝贺大捷,二则呢,想亲眼瞻仰常胜将军的风采。”

    “哈哈哈!先生真会奉承人。末将虽然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也不敢劳动大驾亲自来祝贺呀。”朱平安得意地调侃起来,“至于在下的‘风采’吗,不看还好,一看呀——丑八怪一个。先生看得久了,只怕连晚饭也不想吃。

    李善长仿佛没听懂主人的调侃,眯着眼睛,久久打量坐在对面的‘丑八怪’。忽然,他猛拍桌案,惊呼道:啊!十载寻觅,天上地下!终于阴云消退,庖明星露面啦!”

    “先生,那启明星,不是天天露面吗?”客人出语突兀,朱平安一时不解,见客人笑而不答,傦懵懂懂地又问,“有什么值得先生寻找的?”“小民找到了明君、希望!”

    “先生,你的话俺不懂。”

    “哈哈哈——将军怎么会不懂呢?你就是咱们汉人所盼望的‘明王’呀。久旱逢甘霖——国人所要寻找的天之日、民之主,原来在这里!”

    客人出语惊人,朱平安不由一震。如今群雄蜂起,哪家不是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郭子兴等所敬奉为首领的韩林儿,不就是他们的“明王”吗?继而一想,他当托钵僧流浪途中,教书先生说他有大富贵的话,与这位先生的话不谋而合!莫非中华“明王”,真的应在自己身上?心中欣喜的朱平安却故意惊讶地摇头:

    “先生此言差矣。难道你不知,当今明王乃是韩林儿,他不但是朱某的皇帝,也是我家郭大帅尊奉的皇帝。明王之说与朱某何干?先生,不远百里而来,莫非是来与咱家玩耍?”

    “非也,非也!此等与国运、民生攸关的大事,岂是开得玩笑的!”李善长神色肃然。一边说着,一边离坐起身,长揖至地,“朱将军,小民有一事相求,不知能恩允否?”

    “先生不必多礼!”朱平安等客人坐定,诚恳地说道,“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朱某能做到的,断无不应之理。”

    “朱将军,小人此番弃商离家,前来滁州,专为投靠名主而来。愿在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劳。望将军不弃,收留小人。”

    “哎呀呀!先生休得言求,这正是咱家求之不得的呀!”

    李善长再次深深一揖:“多谢将军。”

    “来呀,快快摆酒,我要与李先生一醉方休。”朱平安兴奋地吩咐。交杯递盏,语言投机。酒宴一直进行到日落星起,方才结束。撤席后,二人秉烛夜谈,朱平安再次把话引人正题。他诚挚地向李善长询问尔后发展大计。李善长则是有问必答,坦诚地陈述了一通平天下、创大业的道理。他字斟句酌地说道:

    “将军的祖上,曾居沛县,与汉高祖刘邦堪称是同乡。如今山川王气,正应在将军身上。抚国安民的重任,非将军莫属。汉高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目光远大,不贪图眼前富贵,故而成功奇速,将军何妨以贵同乡为楷模?”

    “依先生之见,何时可以平定四方战乱?”

    “刘邦仅用五年便成就帝业。眼下时局,与秦末类似,只要效法刘邦,网罗英才,励精图治,平定天下,南面为君,绝不是遥远的事。”

    “先生,平安刚起兵不久,力量薄弱,可眼前呢又天下大乱,咱们这支小小的队伍,稍不留神就会被元军消灭,被义军吞没。先生,咱们怎么才能够站稳脚跟,发展大业呢?”

    李善长捻了捻胡须,缓缓的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所谓高筑墙,就是脚下有一块根据地,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