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太阳照常升起(第1/3页)  印加黎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烛九阴被杀死后,它的鳞甲片变得很容易剥落。

    摸着烛九阴金光灿灿的鳞甲片侯志激动不已。

    这显然不是一般的东西。

    这鳞甲片极其坚硬,快赶上侯志在文明年代见过的薄铁片儿了。

    虽然暂时想不出这坚硬的鳞甲片可以做什么用。

    但在这蛮荒年代碰到类似金属一样的东西也算是一桩幸事。

    烛九阴身上大多数鳞甲片都有乒乓球拍大小,只有背部的略小,有的拳头大小,有的鸡蛋大小。

    一片片鳞甲片剥下来太费时间。

    侯志索性让大家只剥下部分鳞甲片,然后把烛九阴割成20段。

    鳞甲片下面,烛九阴的肉却十分柔软。

    侯志动手切开表面的皮肉往下一摸,却摸了一手油。

    这烛九阴有厚厚的脂肪层,感觉有巴掌那么厚。

    突然之间,侯志就笑了。

    “老祖母,我们不会是用这烛九阴来点烛火吧?”

    老祖母说:“是啊,烛九阴的油可以用来做长明灯。”

    怪不得呢,为何叫烛九阴。

    烛火照亮九阴之地。

    可如果仅仅为了点烛火就这么大动干戈,500年战斗一次,死伤无数,这也未免太奢侈了。

    因为可以点烛火的东西太多了。

    没必要这么麻烦。

    比如像编麻绳的麻仁儿,还有海豹的油。

    甚至松树油都一样可以点烛火。

    所以,侯志还是不太相信烛九阴就这么点作用。

    反正不管怎么样,哪怕这只是一个仪式,也宣告天之浮桥的旅程即将开始了。

    这烛九阴割成了20段,每一段都有500斤左右。

    八十名勇士每四个人可以抬一段。

    可还有牺牲的两名勇士,无论如何得让他们回到部落的墓地里。

    另外有被电死的巨猪也不能扔在这里。

    人到用时方恨少。

    侯志只能先派矬子回去叫人,他们一路上先磨磨蹭蹭走着。

    其实,营地里也没多少可用之人。

    年轻力壮的妇女都带着孩子,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

    但侯志有给力的东西——驯鹿车。

    四辆木轮大车已经做好了,虽然侯志训练过很多次了。

    但真正使用这还是头一遭。

    一行人走了一天后,矬子和十来名族人终于赶着四辆大车迎上来了。

    有了大车相助,大家负担轻多了。

    又走了一天,终于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后,大家在炉子旁处理烛九阴。

    鳞甲片剥下来,脂肪挖出来装到罐子里。

    剩下的肉还有很多,没个十天八天吃不完。

    就跟其它肉一样,先熏制出来,留着慢慢吃。

    接着,部落上下就开始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了。

    首先,鲁雅和矬子他们几个猎人每天到外面去搜寻驯鹿的踪迹。

    虽然不能跟驯鹿迁徙的步调完一致,但至少不能落下太多。

    眼下,正是乍暖还寒、青黄不接的时节。

    离开贝加尔湖就等于失去了食物来源。

    唯有紧紧跟随驯鹿迁徙的步伐,才能保证不饿肚子。

    而且,驯鹿已经迁徙几百年了,肯定比人类更熟悉道路。

    同时,侯志也没闲着,他得一一拜访周边的部族。

    除了打过交道的苏灿部落,周边其实还有七八家其他部落。

    库纳尔领着侯志一一去拜访他们,向他们道别。

    这些部落虽然没跟侯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