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天下惊(第2/3页)  一步江湖碎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想在余图的话题上节外生枝,暴露了看家本领,只得把话题拉回主题道:“接下来词馆人士为本官展现了词馆多年来震惊天下的杀人本事。那位词馆前辈以物明志,言之有物。”

    “十年前,那个谁,反正当初在官场也是人五人六的,斗胆卖国求荣与夏国勾结,暴露之后远遁千里,隐居夏国。词馆下发‘满江红’词牌令,虽远必诛,杀之于闹市。桌上骨笛见否?其腿骨所制,来人,吹曲给周大人听听。”

    “五年前,这个谁,反正当初的门派里亦是人山人海的,斗胆与词馆作对,杀我词馆中人,引来人神共愤。词馆下发‘满江红’词牌令,千里追杀,杀之于武林大会。桌下皮鼓见否?其背皮所制,来人,棒槌给周大人敲敲。”

    “一年前,爱谁谁,反正当初于文坛中就是人前人后的,斗胆拒绝词馆,辱骂词馆之人,不思进取。词馆未发‘满江红’词牌令,就地处决,杀之于词馆。桌中骨碗见否?其头骨所制,来人,盛酒给周大人喝喝。”

    周邦彦说得轻描淡写,余图听得心惊肉跳。

    周邦彦摇头继续说道:“词馆人士谈论杀人藏品如数家珍,却意犹未尽,为本官继续展示了尔等的情报收集。”

    周邦彦所说的词馆情报收集说得比较零碎,比如说周邦彦左边屁股有颗痣,他老爹右边胸口有胎记,他九族中人姓甚名谁,祖宗十八代坟头草是什么品种。都是些蝇头小事,不足道哉,纯粹恶趣味,调节下不够紧张的气氛,只求起到加强团结的效果而已。

    当然,词馆人士都是大隐隐于朝的高人,都有具体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认识,知道不能光展现肌肉,还要展现魅力和前途。

    在周邦彦痛苦的回忆中,词馆人士不厌其烦的举例子c列数据,绝不空洞而谈,用事实证明谁加入这份伟大事业后,为官家分忧,为朝廷效力,青云直上的光辉事迹。通熟易懂的说:“苏轼大学士,入词馆后,脚踏实地,却扶摇而起,终成上任馆主。此后官途落寞,非词馆之祸,实乃命也c运也,却有身前身后名。”

    周邦彦对词馆的介绍并没有让余图对词馆深恶痛绝,余图脸上表现出来的是满脸的憧憬和佩服。

    周邦彦嘎然而止地说:“一日游结束,本官去时走着进去,出来时扶着出来,却胜读十年书,得出个道理:自古文无第一,如今词馆想让谁第一,谁就第一。”

    余图总结道:“的确如此,词馆让你第一,你不第一,保证让你的坟头草长得第一。”

    周邦彦叹气道:“至此,本官歃血为盟加入词馆。喝血酒的时候,本官恶心至极,怎么也下不去嘴。词馆前辈在本官耳根前说了些话,本官仰头一饮而尽。自古文人相轻本是世代传统,当好继承人义不容辞。”

    鉴于对词馆的深刻了解,迫于当前的形势和压力,余图告诫道:“大人不可再与李师师有往来了,身家性命要紧。”

    周邦彦只能单方面地宣布与李师师断交,他用告别式的口吻对余图说:“劳烦阁下告知李师师,知己已觅,痴心有惧,此别无期。若真有期,奈何桥上惊鸿来。”

    余图开解道:“大人何必心生死意,小的虽读书不多,也知忠义,大人与我主仆一场,小的愿效犬马之劳。”

    周邦彦还是太天真,所以人生中走了太多弯路,他以为断了情路就有了退路。

    可惜弱者是原罪,强者的制裁只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那会去同情弱者的死活。

    可笑的是赵诘还没来及把周邦彦的死亡提上日程,民间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了,甚至有好事的赌场把周邦彦的死亡时间都开了盘口,任由赌徒们下注。赌徒们都玩得很高兴,周邦彦的死亡还在将来时,就已经在现在进行时的状态下创造了社会价值。

    民间都已经推波助澜了,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