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欲求先予(上)(第2/3页)  万历外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都不是问题。原来炼铁本就离不了木工c泥工。

    待他图样画得差不多时,一个店中伙计走上前来,对古常勇道:“师父,还是脆了些。”

    古常勇点了下头,脸上露出几分遗憾之色,道:“先放着吧。”话语很是淡然,显是早有预料。

    杨铮抬头看了一眼,心中又笃定几分。不多时将图样画就,交与古成冶。

    古成冶先拿给父亲看了一下。古常勇原本并未将杨铮要做的东西当回事,十岁的孩童又能搞出什么名堂?可看了图样,不由怔了一下。

    只见草纸上的细条虽然看着简单,却极为规整。再听古成冶一解说,很快就理解了正面视图c侧面视图c顶面视图之间的关系,随即脑中立即浮现出每个部件的完整形状,却想不出这些东西拼在一起能干什么,禁不住就有些好奇,吩咐儿子道:“按这位小兄弟的要求,多上人手,尽快做好。”

    古成冶点了点头,又对杨铮道:“请放心,保证和你要求得一样。”

    杨铮拱手道:“有劳了。”

    古成冶拱手回礼,拿着图样去了后面。

    古常勇问杨铮道:“小兄弟,你这作图之法是跟谁学的?”

    杨铮道:“是我自己琢磨的。”

    古常勇竖起拇指,道:“了不起。”让伙计带杨铮到院中井旁洗手,又对胡喜子道:“你这妻弟家中有匠人吗?”

    胡喜子道:“他家是农户,没有匠人。我那丈人倒是会射猎,可却不通别的本事。”

    古常勇也曾听过杨大力善射之名,点了点头,赞道:“能想出这种图样画法,可真是聪明得很。”

    杨铮洗了手回来,坐下听姐夫和古掌柜聊些秦州城中之事,倒也不无聊。过了不长时间,便有部件做好送了过来,杨铮便动手组装。古常勇的徒弟c伙计手艺确是不差,所做之物精度均能满足杨铮的要求。

    前后一刻多钟,所有物件便齐备了。杨铮将之组装好,固定在一块木板上。

    古常勇看着那物,问道:“小兄弟,这就是你要的东西?”胡喜子看着那玩艺儿也感奇怪,这能作什么用,该不会光是为了好玩吧?

    杨铮朝古常勇一拱手,道:“古大叔,这个是做了送给你的。”

    古常勇不由笑了,道:“你要送给我这个铁壳蜗牛?”

    木板上的物件是一个立起来的扁圆铁壳子,径尺许,厚两寸,有一面镂空;圆壳下面有一根伸出的直管,看着可不就像个蜗牛么?只不过相隔一尺多远还有一个带把柄的木轮,两者用四根系起的麻绳连了起来,倒有点像个纺车。

    古成冶一直在旁协助杨铮,听他这么说,也不禁很是好奇。

    杨铮也不卖关子,微微一笑,说道:“我管这个东西叫鼓风轮。之前我见古大叔炼铁,有八个伙计负责推拉风箱,仍然在关键处倍感吃力,而古大叔似乎犹觉风力不足。”

    古常勇微笑道:“你倒看得仔细。这样说来,你要送我的这个东西,比风箱更加好用?”

    杨铮道:“小子于炼铁一道一窍不通,只是凑巧想出这个东西。是否比风箱好用,还要古大叔来评判。”说着将鼓风轮的出风口对准古常勇,手摇木柄将驱动木轮转动起来。

    因担心麻绳与木轮之间摩擦力不足,杨铮在木轮外缘上设计了四道木槽,装了四根麻绳代替传动皮带。又因担心受力不均匀便转轴侧偏,他在鼓风轮壳两侧各设了一个小的从动轮,外缘均开两道木槽,各绷两根麻绳。

    随着杨铮转动驱动木轮,当作传动皮带的麻绳带动从动轮,机壳内的风叶随之转动起来,圆桶出风口便有风涌出。见鼓风轮运转稳定,杨铮手中转动速度又快了些,因传动比之故,另一头的从动轮转速顿时提升了数倍,涌出的风力更加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