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上朝(第1/2页)  重生三国之父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汤最头痛上朝,原以为他会坐在豪华椅上,底下朝臣奏折呈上,有话说话,无话回家,一天任务结束。

    后来发现,那把豪华椅成摆设,原因是所有人穿的裤子,无档,坐下来,抬腿动脚,容易露光。

    被人不耻,不尊重人,不成体统。

    幸亏他是皇帝,也没人挑刺,不过入乡随俗,他也不能太过,脱鞋就脱。

    后来想起,那个豪华椅,不是椅,是蹋,躺着坐着都可以。

    天亮时,由太监刘总管掌礼,凡有奏折的大臣依次进入殿门。

    宫中两侧,威然站立御前将军c御前兵丁守卫,后面摆些兵器c旗帜,作为威吓,肃穆严谨。

    刘总管传言“趋”,殿下的林太监说“陛”,数百人入殿。

    功臣c列侯c将军及其他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

    周汤目光扫过,那些曾经聚义堂见到的曹军遗臣,被派在后列站立。

    然后,依旧爵位的高低,刘总管宣示依次上殿。

    接着,周汤乘辇出房,宫女们执帜而传警,引低职位的吏员依次奉贺。

    这时,除几位王爷公主外,下面所有人站起来行礼。

    接着,开始“酒会”,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

    几杯酒后,刘总管宣布“罢酒”。

    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

    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

    在朝官员每五天洗沐一次,并且放假一天。

    因病可以告假,病假最多是三个月,超期一般要免去官职,而经常上朝有事的大臣,可以去内宫跟周汤直接汇报工作。

    不过,最近皇帝常请假,这些仪式有一段时间没摆,周汤也变得生疏。

    马超c魏延走后,看到朝内几位面孔生疏的大臣,他还有点不适应。

    不过,今天有事,他必须要把心中疑虑说出,正好听到他们不同的见解,以便决定何时发兵攻曹适合。

    “众位爱卿,招唤聚集,发兵洛阳之日已适宜,想听下众卿家意见。”

    听到此话,所有人面露震惊,和平安稳日子没过两天,怎么又打仗,听到与东吴战势,尚在休养,刘主公三位兄弟刚死,国内局势未也未平息,不少刘姓家族还在争权夺势,想要光复刘姓地位。

    不过,这些话都是私下说,别人敢这么与皇帝直抒胸臆,不等砍头才怪。

    都不说话,周汤就点名了,“费祎c蒋琬c董允三位重臣,可有说法?”

    这个费祎是刘备手下性格刚直的人,说话直爽,待人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也受到诸葛亮的重视,后期成为蜀国的重要人物。

    而那蒋琬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

    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累官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

    举止端庄,品行正派,而且稳重有威严。作风不拘一格,这样的人,脑子也是非常灵活的。

    董允,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

    董允少时与费祎在蜀中名闻遐迩,董和认为他们两人优劣难分。

    有一次,董允与费祎同往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董和给了他们一辆简陋的车驾,董允觉得耻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费祎却安然自若。董和知道后,于是认为费祎的德行方面要优于董允。

    三个绝对是除诸葛亮外,文臣里顶尖高手,见多识广,一个性格直,一个性格多变,另一个重视礼数。

    没待三人说话,旁边急躁地站出一人。

    “臣杨仪有本奏,想听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