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初到德国(第1/2页)  承清启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尼古拉的盛情要求下,一行人在莫斯科继续留了下来,一呆又是十天。在没有缺乏娱乐化项目的年代,平时的闲暇只好交给修身养性,充实自我。

    尤其是李竹萱缠着陈苍天教她方言,这些日子李竹萱也看透了一些问题,要想在这异国他乡混得风生水起就得看自己能不能融入他们。每当看着陈苍天在人群中尽显风采,她就有一种羡慕感,当然她只把这当做是一种为配上优秀的自我提升。只是她不知道这正是现代女性意识微微显露。

    陈苍天的四国语言也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教导一个小女孩还是手到擒来的。教学也是从英语开始,毕竟这是一门目前来说他最熟悉的,对于之后一系列出游也是成效最大的。李竹萱学习的劲头也是很足,这个时代的才女可是不容小觑的,说是过目不忘也不为过,没几天就能缠着陈苍天进行基本日常对话了。陈苍天也是和她在侯府里享受这平静,顺便再加深德语的水准。

    欧洲对于整个世界的领先已经是毋庸置疑的,遍布的铁路网像毛细血管。从莫斯科到柏林的的两千多公里的铁路在俄国和德国这两个基建狂魔携手努力下也已经成功开通。

    一行人6月11号便乘坐直达柏林的列车,走进此行的第二个国度——德国。对比在俄国内横冲直撞的豪华专列,这一行大家也体会了普通人的生活。由于这是国际班列,两国都不好自作主张,最后只得大清使团自行安排。

    在这个火车时速还不满百的年代,这漫长的线路上需要花费最少两天两夜的时间,当然还不包括中途的补给休息。这个年代的火车基本上还是蒸汽机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燃煤。之前在豪华车厢四处密闭没有这种的顾虑,可是现在真体验一回平民的灰头土脸。不过这也是所谓的体验生活,在李鸿章咳咳的咳嗽声中,列车的服务人员还是临时为一行人置换了较为舒适的车厢。

    一路的行程也不过是一行人对一路风景的一路品评。

    到达柏林时,已经是13号的下午。这座波德平原上的历史文化古城此时正笼罩在初夏的日光下,尤其是欧洲的高纬度,昼长夜短也犹为显著。

    一下火车,一行人就看见了在外等候的迎接使者。以许景澄为代表的清方公务人员和以德国政府人员分列两侧。

    许景澄已经在欧洲呆了6个年头了,6年来他在俄德奥荷法五国来回跑,几乎有什么大事就有他的踪影。俄皇加冕因为有李鸿章的特派使团参加,他也没有必要再前往俄国。今天在异乡即将见到国内的肱骨之臣李中堂他也是挺高兴的,包括整个四国使馆的工作人员都挺兴奋的,往常远离国内没有人懂他们这群人在外的所作所为,还被冠以洋鬼子的污蔑称号。不过今天见到李中堂后,大概一切都会有个结果,他们也别无所求,只是求个抱慰。

    李鸿章还是特有的轮椅形象,被陈苍天和李竹萱搀扶出了车门后就快速坐上轮椅,朝站台外的等候区走去。

    一行人足足有47人,这也是在蝴蝶效应下有了陈苍天和李竹萱的结果。

    先是许景澄上前迎候李鸿章慰问道:“中堂大人。”

    “竹筼,辛苦你了。”

    “中堂大人为国尽心尽力才是真的辛苦。”

    煽情的话说来就来,但此时公共场合明显也不是久留之地。再加上身后的德国一行人还在等候,也不好怠慢他们。

    随后许景澄介绍了一番德国派遣迎接特使马斯。在德国这个有些死板的国家,对礼仪的尊重还是到位的。马斯也没有让李鸿章多等待,就安排着把李鸿章一行人送往柏林中心的凯撒大旅馆。马斯和李鸿章边走着,许景澄本来准备好了德语翻译上前进行协助。李鸿章挥手示意他不需要,随后一旁的陈苍天就开始和马斯进行直接对话。这也是惊了许景澄一地的眼神,想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