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5灾后重建(第1/4页)  重生之第一秘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南地震一个月后,除了留下两支小队继续搜救幸存者外,整个工作方向已经从救灾转入了灾后重建。

    现在已经是九月份,正是搞建设的好时机,不用最快的速度将废墟清理掉,建起新房子,灾民们过冬还是个大问题。

    当然了,新房子建好后不一定能入住,但是总也是一个希望。

    “市长,这是建设局交上来的规划方案。”周俊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进来。

    “嗯。”贺朝阳头也不抬,继续奋笔疾书。

    周俊见他忙着,放轻脚步把计划书放到了贺朝阳桌上,又悄声给他换了杯茶水。地震后的第七天,大规模的救援就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因为演习得利,安南地震的伤亡人数已经压缩到了最低。

    遇难者中,有的是没等演习结束就擅自跑回家的,也有的是被余震波及到的,还有的就是像小杜这样为了人民群众牺牲的烈士。

    小杜的事迹经过央视新闻的报道,不仅让很多人为之唏嘘,还引起了一番讨论。当然了,这些讨论并不在贺朝阳的关心范围内,他关心的是小杜身后的荣誉和家属应该享受的待遇。

    人已经没了,不能让英雄的家属再伤一次心。

    烈士称号是必须的,烈属的待遇也是必须的,这是身为一个市长能为小杜做的最后一件事。

    “市长,您休息一会儿吧。”周俊将茶水放到贺朝阳手边,劝道。

    灾难无情人有情,自从地震后,安南市政府班子在贺朝阳的带领下高效运转,政府对地震灾情高度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安南市人民的一致认可。

    当初讥讽贺朝阳是地震市长,爱演市长的市民们再也不想提起这两个词语,因为那样,是对他们市长的不尊敬。

    也有人说,贺朝阳一定是知道安南要地震,所以才来博政绩的。可是不等这话说完,就遭到了旁人一致的声讨!

    关于四次演习的事,贺市长是跟上级请示过的,没看到梁总理亲笔签字的公文吗?国家地震局的防震报告早在半年前就出炉了,可惜当时的安南市,除了贺市长一个人拿着这件事当做顶天大事来办外,没有一个领导说过防震抗震的话!

    听说有个华未基金会到这边来做防震宣传,有的部门竟然会跟人家要好处,不给好处就不让人家做宣传。这些事,还是贺市长到任之后才处理好的。

    而现在,你说贺市长是博政绩的?你有没有看过电视台的报道?贺市长住的是什么帐篷?吃的是什么饭?

    谁敢说他的待遇比受灾的灾民好?要知道,这些镜头是记者无意中拍到的,而在拍这个镜头前,贺市长已经和灾民们同甘共苦很久了。

    “老百姓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老百姓住什么我就住什么,这样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需要。”面对记者的追问,贺市长淡淡地说了这几句话,而且他好像并不愿意记者将镜头投射到他身上。“灾区的百姓很苦,你们多去灾民安置点看看,多听听他们的需要,也多采访一下我们的志愿者和解放军同志,我们的救灾工作能这么顺利,离不开这些志愿者和解放军同志的帮助。”

    说完,贺市长转身继续工作去了。

    举着话筒想要聆听市长指示的记者傻了眼,这就没了?

    记者还傻愣着,摄像机却忠实的记录了这一幕。当然这一幕在新闻中并没有完全播出,记者有些不甘心,他将这段视频放到了网上。

    作秀还是真实?

    有人用这个标题做了专题评论。

    评论说我们国家的官员已经走入了一个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时代。怎么与记者沟通,怎么经营自己的形象,怎么增加大众的好感度是每个官员都需要学习的课程。

    像视频中的这位官员,做的就很好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