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夏至日(第1/2页)  许宁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夏至日

    这端午一过,气温就呼啦一下蹿起来,往日里还能吹到的凉风,现在是一丝都没有了。而村子里新一轮的插秧工作又来临。为了不要错过时令,各家各户的劳力都倾巢出动。

    许宁也体会到古代妇女们是有多么地会进行时间管理了。

    因为没几天又是夏至,这凡是成了家的妇女们,又是都要开始互送夏扇的时候了。那些富贵人家自是怎么精致稀有怎么来,而村子里么,那又是一个大伙儿变着法争奇斗艳互相竞比的场所了。

    走实用路线的,制作的扇子乍一看是原汁原味的质朴风。可相互间攀比的,就是谁家制作的材料更精贵了。若材料又是一样的,那就看谁的心思更灵巧。

    隔壁村子里就有一破落户,那家婆子竟然把扇子做成了玲珑的模样,变成了饰品。让镇上官人给瞧中不说,官人给的银子还让那家人直接翻身农奴把歌唱,盖了新房讨到了小媳妇,谁人不羡慕?

    为此,各人在扇子上下的功夫费的心思更多了。

    而走精致风的,在扇上绘画都是小意思。能求到读书人或是官府、贵人的题字或绘画才是本事。用以说明自家是有路子有能耐,又或是是个耕读传家的文化人或其家族。

    再次一点,妇人们会在布料扇上刺绣。布料也根据家境情况有所不同。小小的扇子上,显露地可就是你的刺绣功底了,包括花样、作图、配色、用线,再有点底蕴的,甚至还是某名画或是名画的一部分。

    自古德言容功,老百姓们可不像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说甚女儿家女工好的甚至相当出色的,反而被其他长辈、家族厌弃,认为此家不是苛待女子就是破败到需要妇人出卖手艺才能贴补家用的地步。

    百姓们重实在,女红越是好的女儿妇人反而越是受到众人追捧。这样扇子送出去了,显示的不仅是女方,还是男方向别人显摆这样女红好的妇人是我家的。若是家里有未婚配或丧偶的男子,则就会根据这扇子打听中意的女儿家了。

    毕竟结亲结的是两姓之好,两方亲家如果看对眼,便让孩子们见上一面。如孩子们中意对方,就会互送扇子。故而这自从夏至互送扇演变成后来能定人家的习俗,扇子便成了约定俗成的定情信物,有了另一股旖旎的浪漫情怀在里头。

    而若只是一方满意一方不愿,则不满意的那边将扇子退回也就是了。因为本来就是常走动的,便是没能如家里人的意,既不会伤了往日里的情分,让孩子们名声不好听;也不会叫不知道的人看出个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许宁整日里见两位女性长辈忙的不可开交,也不知道她们是打哪儿偷出来的时间,将这扇子给做成的。不过摇着六伯娘给自己的小扇子,许宁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总感觉自己也有了个小淑女的样子。

    不过一想到六伯娘还期待着自己的扇子,想到自己以后也要学这些,那享受的神情就立马垮了下来,撅着小嘴觉得好心塞。

    许王氏这时一声呼唤,把许宁唤来后,开始给闺女涂除湿防痱子的粉子。而另一边,许家三个男人则是互相帮忙,把粉子涂上身。

    直到秋老虎过了,天气开始转凉之后,才不会再涂。

    接着,妯娌两个便从厨房里端出夏至面。不论你平时有吃多少,这夏至吃面是必须的,还得是夏至这天早上的第一口。

    面的话则没讲究,就是需得是面条,不能是其他面饼面疙瘩等物。

    家里女人做的是汤面。

    谁说村人不会吃?

    素里至鲜之物,便是新鲜的竹笋和菇子。

    这汤用的是后头猎户家跟他们换来的菇子,加入从林子里釆来的新鲜笋子,再加上些许的椒末,熬的许久的浓汤作底。

    这面里加入了鸡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