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3.第九十二章(第1/3页)  藏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购买比例不足, 此为防盗章  三十多年前中原那场大乱,虽以朝廷的胜利告终,但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有些大乱时的降将,因朝廷无力收归他们名下的军队, 便封他们为当地节度使, 镇守一方。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卢龙, 成德, 魏博节度使,并称河朔三镇。

    此后,藩镇势力割据,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也兼有三四州。他们之间不时连横叛上,或以武力相并, 纷争不断。

    淮西节在淮水之畔,在诸藩镇之中势力本不算强, 直到虞北玄夺了其养父之位,接任淮西节度使。他收留亡命之徒, 把他们编入牙兵,藩地内不服管制的,一律血腥镇压。巡视州府的时候,网罗各色人才,甚至不惜重金聘请朝廷的清要官员为自己帐下的幕僚。

    短短几年, 淮西节就从原本所辖的四州, 扩展到如今的七州, 并能与河朔三镇叫板。

    而此时,他还不到三十岁。

    木诚节知道虞北玄绝非池中之物,未料他竟敢将主意打到南诏,染指爱女,自然怒火中烧。

    晌午时,父女俩又因此事争执。木诚节气急,用力扇了木嘉柔一巴掌。他平日对女儿亦算严厉,但从未打过她一下。这巴掌下去,连他自己都十分震惊。

    木嘉柔当场哭晕过去,至今未醒。

    “大王,外宅那边请您无论如何过去一趟。”门外,随从小声禀报道。

    木诚节正为女儿的事烦心,口气不好:“何事?”

    “前阵子您不在,外宅不敢报过来。那位娘子生了个小郎君。”随从恭敬地说道。

    木诚节皱眉,犹豫片刻,还是推门出去。

    王府的后宅被分隔成几处院子,其中居北且修葺得十分精美的,是王妃崔氏的居所。

    崔氏出嫁之时,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还带了很多的能工巧匠。云南王府便是他们的心血之作。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将园林的精巧和秀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主屋之内,下人都安静地各行其事。

    崔氏坐于内室的床边,拿着巾帕为躺在床上的少女擦脸,眉间笼着愁云。

    陪嫁的乳母阿常小声安慰道:“娘子别着急。等小娘子醒了,咱们再好好劝劝。”

    崔氏叹气:“昭昭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决定的事无人可以更改。那虞北玄不知用什么法子迷了她的心窍,我们根本劝不动。我最担心的是与李家的婚约。”

    阿常看了一眼盖着锦衾,紧闭双目的少女,暗自摇了摇头。

    小娘子不满婚约,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早年,木诚节北上长安之时,曾与李家结下一段不解之缘。两家约定为儿女亲家,只等木嘉柔十六岁之后便出嫁。

    李家系出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望,是世家大族中的顶级名门。

    尽管到了本朝,这些士族的势力已经逐渐减弱,不似前朝时那般呼风唤雨,但他们仍然掌握着中原极大一部分的权势和财富,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崔氏知道李家家风甚严,倘若知道未过门的儿媳要与人私奔,婚事难成还是其次,就怕两家因此结下什么仇怨。

    床上的少女忽然双手按着脖颈,不停地挣扎,似乎十分难受。

    “小娘子!”阿常叫了一句。

    崔氏回过神来,连忙抚摸女儿的手臂,柔声唤她:“昭昭,阿娘在这儿,不怕。”

    少女在母亲温柔的安抚声中逐渐平静下来。

    她尚且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一个巨变。

    两日后的午间,王府后花园的自水亭外,依次排开两列衣着鲜丽的婢女仆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