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9.第七十八章(第3/4页)  藏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平日一样,要准备得更丰盛,才能彰显女主人的贤惠。

    午间用膳的时候,崔雨容和嘉柔还是坐在一块儿,她说道:“你好多年没来长安了吧?后日我们去骊山的别业玩,你去不去?”

    骊山又名绣岭,以汤泉闻名天下,山势逶迤,草木繁盛,很多富贵人家都在那里修了别业。嘉柔来过两次长安,都没去过骊山,自然有些心动。

    她询问崔氏,崔氏笑道:“你想去便去吧。”难得她没有因为虞北玄的事情影响心情,崔氏自然不会阻扰。

    崔雨容高兴道:“那后日我和阿兄去接嘉柔。”

    崔时照听到这里,暗暗地松了口气。他低头吃饭,伸筷子的时候,忽然跟嘉柔夹到同一个菜,嘉柔立刻放开了:“表兄先。”

    他却转而夹了别的,神色清冷。

    嘉柔无奈,这个人也太记仇了吧?好像跟她夹一道菜都很不乐意。但这位以后可是元和帝的重臣,她就不跟他计较了。

    用过午膳,卢氏扶着老夫人回去休息,崔氏则跟崔植去书房谈事。

    崔时照走出用膳的地方,崔雨容追上来:“明明是阿兄想要邀请嘉柔去骊山玩,刚刚席上为何又那样冷淡?”

    崔时照道:“我如何了?”

    “你明明就不讨厌她,”崔雨容站在他面前,“或者你喜欢她?”

    “无稽之谈。”崔时照拂袖离去。

    崔雨容倒真希望自己想多了,否则便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她自然也喜欢嘉柔,第一次见面就很投缘。但嘉柔有婚约是人尽皆知的事情。阿兄这么多年不肯娶妻,她还以为是专注考功名的缘故。可直到今日,发现他偷看了嘉柔好几次,才明白真正的原因。

    或许有个人,已经住在他心上多年,他却不自知。

    *

    十年前,李绛这一房还未发迹,暂住在城郊的康乐坊。如今李绛已经官拜宰相,住回了永兴坊的祖宅,大门朝街,围墙高耸,庭院深深。

    李绛的长子李暄是神策军右军都尉,次子李昶是户部的度支员外郎。在长安士族的年轻一辈当中,这两位可算是佼佼者。

    再看李绛的幺子李晔,从小就是个神童,曾被所有人寄予了厚望。

    可最后却犹如一道流星,短暂地划过天际,归于暗淡。

    李晔从马车上下来,随从云松要搀扶他,李晔却摆了摆手,低头上了台阶。守门的人看到四郎君回来了,连忙奔跑着入内禀报。

    厅堂之上,李绛正在跟长子李暄说话,听到李晔回来了,两人立刻停了下来。

    李暄说道:“父亲刚好可以问问他,这些日子究竟去了哪里。我去骊山几次,都没见到他。”

    他话音刚落,李晔便走入堂中,先向李绛行礼,又叫了李暄一声“长兄”。李暄没应,只看了他一眼。他当真若表面那般弱不禁风,与世无争么?

    三岁便能吟诵诗文,五岁能学曹子建七步成诗,何以会变成如今这般庸碌无为的模样?

    李绛让李晔坐下,问道:“你最近身子如何,一直呆在骊山静养?”

    李晔慢慢回道:“原本是呆在骊山的,前阵子跟友人出了趟远门,写信告知家中,近日方归,怎么父亲不知道吗?”

    李绛被问得一愣,他自己公务繁忙,又甚少关怀李晔,自然不知道书信的事,也许早就被他顺手扔在要丢弃的公文堆里也说不定。他改口道:“我许是看过忘了。听闻云南王和王妃已经到了都城,改日你还是去拜望一下。”

    “是,我过几日便去。”李晔恭敬地说道,“父亲若无事,我去看望母亲。”

    李绛冷淡地应了一声,也没什么话跟他说,李晔便起身告退。

    走到门外,他听李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