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第1/3页)  魑魅之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太平公主一方面唐睿宗面前各种进李隆基的谗言,说太子有二心,鼓吹睿宗早日废了太子,睿宗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李隆基那边也在睿宗面前不着痕迹地打压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公主势力越来越大,他不敢太明目张胆地做什么,睿宗最近在这两方势力的挤压下也是焦头烂额,他知道自己这皇帝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自己想坐稳这个皇帝之位也是非常艰难的,一方面他自己也很害怕太子李隆基权利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又怕废了太子自己会更加受到太平公主牵制,在这两种考虑下,这睿宗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尤其发生了两件事,给他打击更大,一件是斜官事件,一件是宰相集体罢免事件。在这里解释一下斜官:斜封宫是唐中宗时期的一个制度,只要能够拿出30万钱贿赂宫廷贵妇,就能当官。斜封宫素质低下,不懂为宫之道,李旦对这个政治弊端十分清楚,他想扭转一下政治风气,所以一当上皇帝就下了一道命令,罢免所有斜封官。此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看斜封官杯罢免,都觉得自己笼络人心的时候到了,于是都准备讨好斜官,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都跑过去跟斜官求情,这样一来,在双方的压力下,李旦很快又发布了一道命令,让斜封官官复原职,改革彻底失败,斜封官制度仍然存在。斜封官制度仍然存在一方面使朝政继续紊乱下去,另一方面,李旦朝令夕改,威望下降。在太平公主和太子地斗争之后,朝廷行政效率下降,一天,忍无可忍的李旦以宰相作为“辅弼之臣”应该负起责任为由把所有宰相都罢免,并且想安插自己的人手,结果四个宰相之位仍然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平分了。灰心的李旦总算弄清楚了两个道理,一方面是这太平公主和太子势均力敌难分高下,自己想要坐收渔翁之利不太可能,第二方面就是这两个方面争斗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带来了严重后果,相比较而言,李隆基虽然对自己威胁很大,但是跟妹妹比起来儿子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于是他有一天终于忍受不住这种日子的煎熬提出要让出皇帝之位,太平公主一听马上坐不住了,随机差遣一个术士到睿宗李旦面前进献谗言说道:“臣最近仰观天象,发现天空中出现一颗慧星。在中国古代,慧星是除旧布新的象征,术士得出结论,恐怕太子要当皇帝。”

    太平公主本想借此让李旦防备李隆基,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太平公主预料的那样,李旦听完术士的高论后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说,“既然天象如此,朕就顺应天意,传位给李隆基。”

    就这样,皇位被拱手让给了李隆基。当时28岁的李隆基成为了皇帝,李旦成为了太上皇,而在他当上皇帝的某个晚上,李隆基也真正地向武漓初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希望她能够陪伴他一起走下去。

    “你知道我是一开始作为细作送到你身边的。”武漓初说道。

    “是的,这段时间我也挣扎过,说一句会伤害到你的话,我本想控制住你,让你成为我这边的反细作,只是没有想到根本不需要我用任何手段,你心甘情愿地背叛了那边站在了我这边,加上你刚来我这边的时候,你就没有做过任何伤害的我的事,再加上我根本无法忽视我自己对你的感情你一个小女孩都能这么勇敢,我又为什么要逃避呢”

    “我是身不由己”

    “我知道!”李隆基突然抱住了她,“阿初,这个皇宫,宫廷权斗真的很可怕,我之前跟你说过不能动真感情,因为我的母亲就是所以一直到现在我对那些女人都是逢场作戏,反而对喜欢的人我不敢太接近,”他松开怀抱,望着她,“阿初,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名分,你也不能名正言顺地在我身边,因为我和姑姑的这场斗争,不知道谁会赢,如果我赢了还好,如果她赢了,我必须能做到让你全身而退,让她感觉是你一直传递的消息让她赢了。”

    武漓初说道:“你这个傻瓜,我才不怕这个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