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随笔二十五 观剧随想(第1/2页)  随心的散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天晚上看了一场越剧演出,略有感触。

    当然了,票是抢来的。以前也有两三次在微信上抢票的经历,只是手机一直震动却一直是谢谢惠顾之类的消息。其实这方面我也挺背的,小时候看人家都有再来一瓶,再来一包,我这么多年都是谢谢惠顾。食堂前段时间又搞光盘抽奖活动,我硬把饭菜塞进肚子,结果一连两次谢谢惠顾,第三次好不容易抽中了一块钱券,剐了眼那一箩筐的水果,我也只能长叹一声天不容我。

    这次大概是前面二十年积攒下的人品一下子爆发了,当时上体育课,看到有抢票活动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然后第一次就抽中了,看那四万多楼层号和中奖信息,我半天才反应过来。四万多分之四百的概率,这真是百中无一的运气让我给搞到了。

    本来看宣传是越剧演出,其实是不太想去的,因为对戏剧这些一直感觉水油不融,但一想到我这辈子可能就这次机会进师生活动中心一次,就姑且当看看里面什么样吧,不然大学四年天天经过的一个建筑,到头来竟然都没进去过,想想也挺操蛋的。不过抽到门票我的运气就用光了,座位号是最后一排,那冷风吹得人头皮发麻,且刚开始人多还只能站着。

    在对戏剧方面和绝大部分年轻人一样,说不上讨厌,但也绝无半点兴趣可言,唯一的了解就是小时候外公一直在电视上看戏,反正是咿咿呀呀的一团,从来都是瞥一眼就过,没有一次认真看过。

    演出第一场是《窦娥冤·斩娥》,就听窦娥在台上叫惨喊冤,惨是挺惨的,可没什么感觉,结束时最后一排走了大半。后来是《祥林嫂》不再是一个人叫屈了,贺老六和祥林嫂对话,耐着性子看完,灯光熄灭再开,倒数第二排也走了大半。

    第三场《天女散花》虽然又是独角戏,不过比第一场好一点,加上了舞蹈元素。淡绿色长裙及地,脚下迈着小碎步,快而稳健,配合着干冰烟雾,倒有几分仙子驾云的味道,最后演员往后一甩七彩长绸,整个人向侧前方奔去,到舞台边缘轻轻跪下,双手合十作祈祷状,再有佛乐演奏,是真有点意境的。而这场台下观众鼓掌声明显真诚了不少,不过再回头看,最后两派已经基本空了。我本来也是想着看完一两场就走,只是看着第三场好像还行,有点意思,再说人家演员这么卖力好歹也给点面子,就坐着继续看。

    第四场《白蛇传》因为填写问卷没仔细看,不过就一个人在台上,想来也不会太好看。第五场《梁祝》讲梁送祝十八里回家,路上两人打情骂俏这么说其实不对,那时梁还认为祝是男的,以为他是有断袖之癖,不过也是有点意思。第六场名字忘了,大约是一书生及第,回乡竟得知妻子被逼跳江自杀,当场呆滞。什么抱着老母亲痛哭,双手带着水袖狂抖,摘帽用扎头发缎带鞭地,再拼命摇头甩这缎带,痛不欲生倒演出了搞笑的感觉。第七场也是最后一场《荆钗记》个人感觉是最好,讲姐姐卖身给弟弟读书,谁知弟弟及第做官后十年不见姐姐,反倒在一场冤案中对其用大刑,后姐弟相认却不相和,最后姐姐把弟弟告上巡抚大人处。

    最有意思的一段是州官弟弟在姐姐展露双手写篆后的矛盾动作,先是赐座,后一想万一是冒充的岂非显得自己很傻,再去座。后姐弟相认倒头就跪,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姐姐转头他就跟着跪着移步,再转再移,再转竟然腾空而起落地而跪,这真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五体投地,台下观众当时就笑了。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大概也和越剧兴起于江浙沪地区有关,我对这些唱腔并不反感,只是在惨叫声破音时难受了点。以前总觉得像这些戏剧什么玩意儿啊,判案前要喊上一通,喊冤要喊到祖宗十八代,打架也要先互相辱骂吹牛一番。现场看过戏剧发现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堪,细看会发现很多隐含笑点,描摹了一位位嚣张霸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