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书虫得渊+会织毛衣的圈圈(第1/3页)  一片冰心落我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夙府得渊可是位有名的书虫。

    当然,“书虫”这名号可不是白得的。

    他很会花钱,花在买书上。得渊之前居于韩尚书府上,韩府的花销就异常大。

    不过,韩大人非常宠爱自己的这位侄子,不断加大家庭支出的预算,与人便说:“买书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得渊也没想太多,照旧买买买。

    现在夙府也不例外。每每夙夫人跟账房先生查账,就觉着这现金流流动得异常快。账房先生的回话都是:得渊公子又支取钱两买书去了。“噢,可以。”于是,夙夫人会让人把得渊的花费记上,每月末按时把得渊花费记录册交到韩尚书府。没几日,就会有韩府的人上门送钱。

    得渊不仅好买书,他还喜好藏书。各种书都藏。不仅收藏名家的经典著作,还有工艺技法类书籍,甚至世面上流传较广的话本,以及刊印好看的宣传小册。他基本都会搞来,捧着翻看几日,然后藏于他的“小书库”。

    他的书库分布在两处。夙府自他来后,腾出了两间客房,现在已经填满了三分之二。他大伯家那边有八间屋子放满了书架,让得渊往里充书。得婴算算得渊三岁识字,五岁便能执笔写诗词,八岁通读诗书。从刚开始的一本两本到之后的一车两车。习惯是长年累月宠出来的。

    得婴觉着,藏经楼、藏书阁那些地方都特别适合得渊,看书还不费钱。不过,得婴也就想想,不好当面讲,人这辈子能找到个兴趣爱好也不容易。

    得渊不仅好买书,还喜欢赠书。陌生人送,亲朋好友也送。某次韩尚书大寿,得渊便递上了一本包装精美的书籍,打开一看《十三经——三礼》。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得渊这一类人吧。

    这一日阳光明媚,天气晴好,空气中透着一股燥热。得婴撩撩被汗渍浸透的领口,站在弄堂里吹风。

    “夏天的厨房,真呆不得人。热啊。”

    习惯把书插在胸前衣襟的得渊,正踱步过来找得婴,说:“听说蜀绣一派——圈圈君近日来国都宣展绣品。得婴也习些针织刺绣,要不去看看?”

    “圈圈君~就是那位父亲是南藩人,母亲是我御栖国蜀绣传人的绣郎?”

    “是。我已经和伯母大人说了,让你明日陪我出去。”

    “得渊果然是我的好朋友~可以出去玩一整天喽!”得婴开心地拥抱了下得渊。

    这一幕,正巧,被得福嫂看见,直接在得渊面前警告得婴:“不要对得渊少爷有什么非分之想。他日后的妻子会是名门之女。”二人除了尴尬还是尴尬:“不好意思,越礼了。”得婴连连鞠躬,向着得渊道歉,跟得福嫂说自己下次注意。

    等得福嫂一走,二人找了个清净地方,马上又热络地聊起来,像是两个好闺蜜。

    一大早梳妆打扮,得婴挑了条豆沙绿裙,跟着得渊向御栖城最为繁华的街区走去。

    展厅很大,直接在场掏钱买展品的客人不少。除了各类主题不同的纯观赏展品。图案精细、光亮平整的绣面还出现在团扇、被面枕套、衣袍、绸鞋,以及各种日用工艺品上,造型优美。

    看了一圈,得婴问得渊说:“这里怎么还有针织物品?官家小姐喜欢的毛线发带、可以用作摆设的针织小动物栩栩如生、平常好穿的针织鞋袜,还有勾嵌各种图案的针织衣衫。不过,这圈圈君一双巧手和独有的品味,也担得蜀绣传人之名了。”

    一旁有位白面小生接了话:“改变传统的平面绣品,用比丝线更粗的毛线编织立体的成品,是我新出的想法。御栖国的中部和北部,有分明的春夏秋冬,更需要保暖物品。我这次不仅是来展示蜀绣精品,更是推广我新开发的针织毛线物品。”

    “有想法!厉害!”得婴竖起大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