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开识境识海初成(第1/3页)  灵圣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外头厢房等了许久,见杨正灵迟迟不出来,倪秋芬有些焦急,时不时看下时间,时不时出声询问一旁的小沙弥,就差一点要自己进去看个究竟了。好在这小沙弥及时拦住,不停地安慰几句。

    临至午时,倪秋芬终于等到姗姗出来的杨正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免不了又询问个七七八八。

    杨正灵正好把事先合计的说词讲与她听,前后因由无非是说:这住持师父正是小岙村村民所熟悉的那位老师父,几日前听闻食人洞一事,甚为挂怀,正巧在楼阁看到你我二人进来,因对我有些印象,便嘱小沙弥前来迎候,单独召我询问那日之事。

    倪秋芬听罢终不再有疑,便催促启程下山。二人辞别小沙弥,扛上行李,出了山门,继续向北而行。好在上坡山路已经走完,这一路都是下坡的石板路,二人速度比上坡快上许多,不到半小时便抵了达舟口镇,一路也是相安无事。

    此时正值午饭时间,二人在临河码头边上寻了家点心店,要了两碗雪菜肉丝粉干,找了个靠河的桌位,边歇脚边等点心。

    眼前这临河的码头正是乘船前往龙城镇的上客点。码头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码头边停靠了一排平底铁板船,船上各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作船舱之用,船舷两边还装了长木板供客人坐卧,这便是苍山县内许多乡镇水路交通常见的客船了。

    这些年,汉国经济发展迅速,乡镇均通了水泥公路,坐汽车可以快速出行。但苍山县是水乡泽国,许多地方仍保留了传统,慢悠悠地乘船走水路大有人在。

    况且水路费用便宜,以舟口镇到龙城镇为例,仅需要三元汉国币,自然受经济拮据人士的偏爱。杨正灵和倪秋芬不赶时间,也选择了走水路。

    等到用完点心,日头开始西斜,两个人又重新踏上了一路向北的旅途,登上了前往龙城镇的客船,这一趟水路需要两个多小时。

    一路上机舱里的马达轰鸣不停,十分吵闹。但是船舱里的客人们却是丝毫不受影响,一路从头聊到尾,意犹未尽。

    事实上,汉国许多乡下地区仍是熟人社会,乡民们彼此比较熟悉;这一趟船上的乘客也大多相互认识,漫漫旅途免不了凑在一起要把乡里长短给扒出来,评头论足,争论的嗓门大有盖过机舱马达声响之势。

    杨正灵被马达声c争论声吵得心里有些烦躁,心想早知就去坐汽车了,不应该省这一趟的路费。而一旁的倪秋芬大概是受了上午劫匪事件的影响,着实有些累了,便靠着船舷昏睡过去。

    杨正灵看着眼前这群聊得起劲的老娘客,甚感无语,也插不上话,索性开始参悟大觉师父传给自己的释迦精神法,不知不觉便默默念出来。

    念着念着,忽然感觉脑中一片清明,周围的议论声不见了,客船的马达声也听不到了,一切都安静下来了,似乎默念这精神法诀还有清心咒的功效。

    此时,杨正灵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玄之又玄的奇妙空灵之境。

    紧接着,全身经脉有些躁动,有丝丝的气泡冒出,化为气状浮于其间。他猛然发觉,这应该是所谓的“神气内生”吧。

    按照大觉师父的说法,气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形态,万事万物都是以气为基础。精神力修炼最根本的是要修出神气,精神力强弱大抵可用自身神气多寡来衡量,施展精神力实质上就是神气的运用。

    而神气又是什么?正如释迦精神法诀中有云:“神气乃人之真元,精纯之元气,精神之基也。神气足,则神清气爽;神气不继,则萎靡不振;所谓养神者,方能蓄锐之。欲养神气,当运转心灵,心无外物,徐徐培之,而后周天运转,经脉通疏,方能所成。”

    此时此刻,杨正灵欣喜莫名,原本感觉晦涩难懂c无从下手的释迦精神法,居然这么快就入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