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继续前进(第1/3页)  长过天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有理会堆积物下的骨架,这时广场里发出的汽笛声越来越长,而且更加低沉,震动感也越来越明显。

    忽然我发现广场上又出现了许多青蛙,和之前青蛙不同的是,这些青蛙约有一米多一点,像一只青蛙,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没有明显的尾巴。但和青蛙不同的是,它的嘴小的多,嘴里长满了锋利的牙齿,更象狗,他的血黑红色,而且是温的,这说明它是温血动物,皮肤上布满了粘液,应该是皮肤也参与到呼吸系统,而且有明显的乳腺。

    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动物,他具有两栖物和哺乳动物的双重特征。

    “鲒人吗?”

    “鲒人是一种传说,他和鲛人c鳍人都是古书《海国异志》上记载海底世界的人,《海国异志》记载了一些上古或是古代船员在海上遇到的奇闻异事,有许多记载荒诞不经,也有许多道听途说,但也有一些应该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此书传是东吴大将卫温的记室所著,书上说,吴大将卫温c诸葛直率万人远赴夷洲c亶洲。曾遇瘟疫,时土人献鲒人,言吃之避疫。鲒人人面蛙形,俱在海底生活。”

    广场的水里的鲒人突然喧哗起来,广场的水中突然出现了巨大的鳍,快速的游动,疯狂地扑向鲒人。“鲨鱼。”我惊讶的说道。

    广场中间应该有一个海眼,与大海相通,通过潮水的涨跌来为这些鲒人提供食物。这是一个很精巧的设计,但也只是我的一种猜测假设。

    但鲒人并不甘心成为鲨鱼的点心,他们几个一群,迅速组成队形,进行围捕和反围捕。不断有鲒人被咬中,但在咬中的同时,其它鲒人一拥而上,又抓又咬。水里面成了厮杀的斗兽场。

    “走,我们离开这里。”我对巫大说道。

    望着下面两种生物你死我活的混战,我突然想到这应该不是金字塔式的祭坛,而是斗兽场的观礼台,可以想见当年的盛况,这斗兽场周围的建筑上坐着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人,在为下面的生物搏杀而叫好,这些鲒人,也许是一种变异的动物,也许真的一种人类,战败后被胜利者关在这里,依赖海潮的恩赐,它们艰难的生存,当胜利者早已因天灾或离开这里,它们的后代却无法逃离,只能在这里沿循不变的生活。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逃离这里,是不能还是不愿。

    我很快便找到了离开的通道,就在第二层的正中间,破旧的石门被厚厚的苔藓覆盖。但这难不倒我,心神感应下就知道了。

    通道里依然有着微弱的光亮,这应该是一种冷光源,是电子仿生学的一部分,利用能量刺激发光物,只是不知道他们能量产生传导的方法,让这座城市在废弃多少年后仍能发出光亮,或者是在这里就有这样一种石材,能发出这光亮。

    通道里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我每一脚下去,都有清晰的脚印和飘扬的灰尘。出了通道,又是一个广场,但比前面的要小的多,广场的中间有着许多散乱的骸骨,体形庞大,走近观察,都已经腐朽残缺,看不出是什么动物。广场的两边是小型建筑,整个广场中间有四个巨大的石柱支撑穹项。

    我走近石柱,石柱要四个人合围,抹去上面的浮灰,一条蟠龙昂首挺胸跃然而出。这竟是蟠龙柱。蟠龙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c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但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海和龙,我莫非来到了龙的世界,龙的王国。

    我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后,来到了一个个小的房间,房间里空空如也,除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