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银铃(第1/2页)  敕仙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漓江贯穿东煌王朝直入赤海,而卫河则是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客船驶离浅滩码头,进入河道后,即便无人操持也可以顺流入箐江。

    几名船夫正在船舱内休息,唯有中年汉子站在船尾把持着船舵,远远吊在那艘楼船后面。

    不多时,岸边出现了一座古刹。

    卫夫寺便是这条水路上的第一个景点。

    寺里面供奉的那尊河神老爷乃是东煌开国功臣,也是东煌第一位儒将,曾以两千之众在江上截杀五万大军而一战成名,纵观其战绩,水战未尝一败,至今东煌军中也无人可及。

    相传卫河与箐江的交汇处之所以水流湍急难行,水势诡谲难测,便是因为那五万含恨将士冤魂所致。

    此时楼船上的文人骚客纷纷来到了甲板上眺目远望,有人吟诗,有人作词,有人在一旁点评,也有人只是看景,没有说话。

    然而没有一个人看到寺前岸边的卫水河上站着一位儒雅男子!

    男子负手而立,双眉紧锁,目光如炬,盯着正在掌舵的中年汉子。

    曹李忽然则过头,咧嘴笑了笑,用手指了指船头,示意自己只是路过。

    儒雅男子等到两条船驶过眼前水域这才松了口气,抬头看了一天色,摇了摇头,回到了寺中。

    天色逐渐黯淡,楼船靠岸点起了灯,丁宁所乘客船同样照做,跟在楼船后面是中年汉子有意为之。

    跑船和走镖一样,何时停船,哪里靠岸都有讲究,有老字号在前领路,自然也是为了图个方便。

    几人在船头甲板拼了张桌子,几人围桌而坐,中年汉子不知为何酒意大发,拉着丁宁便要灌酒,不仅将船上的几个伙计也叫了过来,更是将在城里买来的好酒好肉一股脑全拿了出来。

    丁宁似乎觉得躲也躲不掉,干脆爽快接下,几名船夫和老仆人起初还放不开,可几碗酒下肚,哪里还有半点拘束,船头好一阵热闹,最后尽兴收场,各个醉成了烂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丁宁从睡梦中惊醒,无奈的撇了一眼身旁鼾声如雷的曹老哥,随后坐起了身,恰巧瞧见那位少女蹑手蹑脚的正在偷吃。

    少女见丁宁突然“活”了过来,吓得慌忙吞下口中还未咀嚼完的菜,转身就跑。

    丁宁遥了遥头道:“吃都吃了,哪有不让人吃饱的道理?”

    少女回过头看了一眼丁宁,又看了看桌上的菜,本想直接拒接丁宁的好意,可偏偏挪不动步子。

    丁宁笑道:“放心吃,不算你钱。”

    少女眼中一亮,小心翼翼的绕过满地“尸体”,往嘴里塞了口菜,指了指躺在甲板上的其他人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示意丁宁不要将她偷吃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见丁宁没有理会,少女又瞪大了眼睛剐了他一眼,仿佛在说你要是说出去,我要你好看!

    丁宁依旧没有理会,拿起桌上还未喝完的半坛子酒,直接走向了船尾,因为实在受不了中年汉子的鼾声,临走前还不忘善意的提醒了一句,“慢点吃,别噎死了。”

    丁宁灌下一口酒,双手枕着后脑,躺在甲板上,望着夜空陷入了思考,三年前的京城一行,除了路过泰安山,在山上种下那粒树种,便是在缅阳码头上结识这位曹姓船家。

    在泰安山有人替他挡下了前后两次必死一击,还得了一颗对身体大有裨益的黑珠,如果这是大哥特意安排的,那么在这条船上还会不会有收获?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加上东煌上下几乎人人知晓的那句“放心不下”,他有八成把握可以肯定,他大哥这是在料理后事!

    可到底又是谁能让一位九境武夫,心甘情愿地料理后事?要知道武夫修行之路本就最为坎坷难行,境界越高心性越是坚毅不屈,他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