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布袋嘴的由来(第2/2页)  大秦帝国之盘古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跟陆地上链接的地方,地势平缓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晒盐。

    刘银龙指着这片围住的海滩说道;“你们看这片海滩像不像一个大口袋呀?”

    阿三率先答道;“太像个大口袋了!我刚想说,却被姑爷你强先了。”

    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都开始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大家议论说给这里取名布袋嘴,刘银龙当场拍板道;“好!我们站这里以后就叫布袋嘴了!”

    定了地名之后就有人找来石条把布袋嘴刻在石上了,从此这里就有名字了。

    看了其它的海滩岸也很平直c沙滩广布c地势缓斜c河流注入淡水量少c在刘银龙的记忆里这里;季风强劲,冬半年干燥少雨c日照长c气温高c蒸发快c海水含盐量高。自古以来即是绝佳的盐场。布袋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晒盐历史悠久,布袋晒盐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清乾隆年间,至今已逾二百年。

    布袋在清乾隆时开始开辟盐田,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盐商吴尚新更开辟了盐埕百甲,奠定布袋晒盐业的基础;到了日治时期,布袋的盐场更为成熟,并使得当时的布袋港成为重要的盐运港口,将布袋的盐销往中国及日本。白花花的盐田,曾经具有「白金」级的产业地位。

    刘银龙观察了地形后,在岸上选了一个靠近出海口比较高的位置做基地,这里以后方便上下货物,位子高不怕海潮。选好位置就让大伙开始伐木平地基,刘银龙计划在这里先建500人左右的居住区,以后人多了再扩展出去,反正这里是无人区,缓滩地面积非常大!

    看了下高处草的涨势,长得很旺盛,这里应该可以种植蔬菜,高处的盐分被雨水冲洗差不多了,不知道能不能种植水稻和其它粮食,只有试试才知道了。

    这里现在以建房和晒海盐实验为主,建房和围堰都需要石灰,现在这边还没找到煤矿,用柴火不知道能不能烧出石灰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