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洪易(第1/3页)  不死者诸天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条前往玉京城外西山的道路上,有一个少年背着包袱,正徒步缓缓前行。

    只见他年约十五六上下,尽管穿着颇为贫寒,略显瘦弱,但却也长得眉清目秀,身上散发着一股读书人的气质,不像同龄人的那样朝气蓬勃,反而十分成熟稳重。

    “松竹轩出的雪纸?这可是经过数十道手续制作出来的,一百张最少都要二十两银子,相当于我半年的月例。紫石砚台也是上等品,石质细腻润滑,有一股温意,冬天磨墨都不会结冰。麝香墨,是上等的松烟掺杂了金箔,麝香,捶打成的,书写起来,流畅无比,字体精神,带有提神的清香。笔也是好笔,纯狐毛。这一套文房四宝,最少都要数百两。这小理国公景雨行出手还真大方,听说这人礼贤下士,急公好义,也经常救济穷困的读书人,在玉京城中名声很好。不过我看其志不小”走在前往西山道路上的洪易想道。

    他准备要科考了,懒得在侯府之中受气,干脆到西山住一阵子,也可以为母亲守坟。

    洪易母亲的坟就在西山,孤零零的一座,他母亲的身份,死了之后是进不了洪家的宗庙祠堂的。

    西山是玉京城外的一座大山,方圆近乎百里,虽然算不上雄伟,但也丛林茂密,地形复杂,山头极多,有流泉飞瀑,也有乱石山林。

    山中多狐灌豺狼野兽,每年冬天,都有会一些王公贵族进山猎游。

    一边行路,洪易一边想着昨天小理国公景雨行叫人赠送自己的文房四宝,心中揣摩。

    天擦黑的时候,洪易到了西山脚下,给母亲的坟墓打扫了一遍之后,上了香,再在山脚下不远处一座秋月寺中寄居了下来。洪易每年都会在这里住一会儿,一是给母亲守坟,二是图个清净。

    在寺庙之中,老和尚给洪易端来了一碗蘑菇素面,而后洪易给了老和尚几串香火钱。

    “洪施主,我这寺庙之中前两天住进来的一个香客,这个人身怀道术,你在这里暂住期间,可别冲撞了他。”

    洪易每年都到秋月寺来,和老和尚关系不错,那些修炼道术之人,处事与常人有异,老和尚怕洪易会在某些方面冒犯了那名拜如来却瞧不起其他佛陀的修道者,从而受到伤害,于是出言提醒道。

    “哦?修炼道术之人,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些,我倒是很少了解,大师,可知那人脾气秉性如何?”

    洪易对那些修道之人很好奇,虽然他知道城外的玉京观是最大的道观,里面道士众多,攀附权归,有的还在皇宫里面烧丹。但这些人都是被读书人所不耻的,认为他们以神鬼之事愚弄百姓。

    更为重要的是,洪易倒是知道,自己的父亲武温侯自持是理学大家,更是厌恶佛道的事情,曾经有一次朝廷和云蒙帝国的兵事,皇帝召来道士询问吉凶,被武温侯立刻规劝,并且当廷训斥道士“装神弄鬼之流,也想左右社稷,把持神器,简直是荒谬。”

    这样的环境之下,洪易根本无法接触道士,更何况,一般的道士为了炼丹烧汞,都是攀附权贵,以洪易一个不入流的庶子身份,也没有什么异人来接触他。

    “脾气秉性吗?那人虽有些狂妄,但待人也算温和,是一个有礼之人,但修道之人处事与常人有异,你还是应注意一些。”老和尚回答道。

    听老和尚如此说,洪易点头称是,之后,便住在了偏殿安歇下来,点上灯,烧上炭火,准备夜读。

    不过他还是想在明天早上,拜访一下那位修道者。

    北风呼啸,吹得四面的墙壁咔嚓咔嚓作响。

    寺庙偏殿的院子里面,蓬蒿满地,枯草被风卷起,一片的凄凉。

    “这座寺庙一年比一年破败了啊。不过大乾王朝不重佛寺,好修建道观。这也难怪。”洪易看着这样凄凉破败的寺庙,虽然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