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1潜逃——僧与商是绝配(第1/2页)  玄奘自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轻和尚为何潜逃?孤男寡马有何秘密?性感女星为何勾引高僧?弥勒佛像有何惊天阴谋?代理市长为何突然自宫?梦中女神如何制造凶案?母狼怀孕,生下十子,全是人形,究竟何人所为?新郎惨死,儿子变新郎,继母成新娘,背后隐藏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今晚8点tv8年度巨献《走近科学》,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变态狂的内心世界错了错了,天涯论坛年度巨献《玄奘自述》,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变态佛系的内心世界

    有人说我的开头太不炫爆太不抓眼了,我也试着来一段《走近科学》式的开头。不过觉得这真是太毁三观无下限了,与我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人设十分不符。还是老老实实走闷骚路线,毕竟我的主要优势就是以德服人。

    机会终于来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长安一带遭受天灾,市民口粮匮乏。为了不饿死人,或者少饿死人,当局只好下发通知,放宽人口流动限制,允许广大群众“随丰就食,以渡荒年”,自由前往他地谋生,允许首都广大人民群众外出讨饭。

    这貌似有点像那几年我党的上山下乡,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城里人口太多c饭不够吃的问题。但我党管理能力强,上山下乡做到了市对乡c点对点c人跟人,有安排c有组织c有纪律,指标名额清楚,人员流向清楚,接收单位清楚。

    相比之下,唐朝政府的管理能力就爆弱了,与其说是放羊,不如说是流亡,而这也给了我可趁之机。我于是躲在难民群中,离开长安,踏上旅途。

    看到这么多人民群众可能会饿死,我心中却为自己能偷跑出来而窃喜而开森,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很不应该。我暗暗告诫自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不要再犯背离人民c脱离群众的错误。这一年,我26岁,公元627年。

    那时的我,四舍五入都快30岁了,但是还是很冲动。两眼一摸黑,一头往西走。能走多远是多远,不撞南墙不回头。

    堪比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取经开始了,我胯下有一马,身边有一友。马是在马市上买的,因为它生于荆楚之地,就叫它萌萌吧。我确认了一下眼神,她就是那个对的马。友是我的同行,和尚孝达,秦州(甘肃天水)人,刚从京城“全国佛学涅盘经高级培训班”学成结业,正好返乡,和我同行。我又确认了一下眼神,他就是那个对的人。一路上谈人生c谈理想c谈佛法c谈美食,倒也是基情四射c乐趣无穷。到了天水,孝达同学回家,我停留住一晚。隔日又遇去兰州(今甘肃兰州)的驴友,皮皮虾我们走,找到一个好朋友,于是又随行到了兰州。

    在兰州时,巧遇客商解送官马回凉州(甘肃武威),我请求他们带我一程,他们会答应吗?当然会的。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呢?

    此事说来,话有点长。在丝绸之路上,有一道独特风景,那就是僧人与商队结伴同行。为什么说是独特风景?因为咋一想,这两个是截然不同的群体。商人是大俗,为了钱财而来。僧人是大雅,为了信仰而去。这两种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怎能凑一起,成为好驴友?

    其实仔细想想,一点不奇怪,而且很合谐。

    首先,佛教本来就是沿着商路传播的。当年敢于过沙漠c闯戈壁c越雪山者,除了人为财死的商队,就是传播佛法的僧侣,所谓“丝绸西去,佛法东来”。马克思都说了: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所以,沙漠雪山上最富冒险精神的人们,无疑是这些商人。

    而我们这么僧人,就像你们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都怀着“传播真理,造福人类”的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